APP下载

中医外治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研究概况

2017-10-21李游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术性综述

李游

【摘要】参阅近年来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文献,从拔罐、电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埋线、针灸六个方面就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系统性回顾与综述,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中医外治法:综述;学术性

呃逆,俗称打嗝,是一种生理上常见的现象。中医指出,呃逆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扰动膈肌,使膈间气机不利,从而导致的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且频,往往不能自制的病证[1]。临床上如果呃逆持续发作时间超过48h,而未能停止者,我们称为顽固性呃逆。一般来说,短暂偶然的呃逆发作,大多数人是常见的,不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明显影响。但是严重情况下,常常因为影响饮食以及正常呼吸运动,使患者精神和躯体上背负沉重负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甚至导致全身衰竭[2]。西医一般选择抗精神类药物、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及麻醉、镇咳药等来进行治疗,尽管上述的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往往有着很多的弊端。中医外治法治疗顽固性呃逆有着较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顽固性呃逆概况综述如下。

1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使用蒸汽、燃烧、抽吸等方法排去罐中的空气,使罐内产生负压,吸附于皮肤,造成皮肤瘀血的一种治疗方法。赵俊玲[3]运用拔罐法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23例,患者分次选取任脉的天突、上脘或中脘、鸠尾或气海穴,手太阴肺经的天枢穴,双侧肋下的阿是穴,总有效率95.6%。黄琼[4]运用拔罐神阙穴配合指按双侧攒竹穴与率谷穴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总有效率为100%。治疗短者1次治愈,病程长者经5~6次治疗后呃逆症状消失。

2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在腧穴针刺得气后,应用电针仪器施加不同频率的脉冲波,对腧穴施加较强的刺激,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对治疗呃逆方面有显著效果。朱瑞生等[5]治疗11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治疗组55例取背部双侧隔俞为主穴,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为配穴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取穴双侧足三里、双侧内关、中脘、膻中针刺。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7.27%,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36.36 (p<0.05)。朱氏认为本次治疗所选用的腧穴周围分布有广泛的隔神经的感觉纤维,通过对这些感觉纤维的电刺激,从而抑制隔神经的兴奋,切断呃逆的反射弧,达到解除隔肌痉挛的目的。钱晓平等[6]对87例患者采用电针治疗,取第3胸椎到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左右各一穴,左右交替,连续治疗10次,有效率达93.1%,明显高于对照组61.73%(p<0.01)。

3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是将某些中草药和液体充分混合后调成糊状,经辨证取穴后贴敷于人体的腧穴,对人体产生持续的刺激作用并加以吸收,从而来治疗疾病的手段。苏超等[7]使用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丁香:吴茱萸:柿蒂:旋复花=1:1:1:1,研末醋调)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37例,痊愈17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蔡欣[8]用穴位敷贴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28例,取穴双侧足三里、膈俞、胃俞、肺俞、肾俞穴,治疗7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单纯使用654-2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在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4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即针灸学的“水针”,是按照穴位的主治特点和药物的药理作用,将药物注射进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针刺、穴位和药理作用结合的一种综合疗法,具有很明显的增强疗效和减轻副作用的优势。贾英民等[9]治疗63例患者,治疗组33例采用盐酸氯丙嗪穴位注射足三里,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30例肌肉注射盐酸氯丙嗪两种途径,对照组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66.7%。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宋伟等[10]对3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穴位注射,取双侧膈腧注射山莨菪碱,痊愈29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1次治愈26例,2次治愈3例,其余患者均治疗2次。宋氏认为用山莨菪碱对足三里进行穴位注射,可以通过经络的连接作用刺激胃肠道和膈肌,从而有效缓解胃肠道痉挛和膈肌痉挛,达到降逆止呃的作用。

5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疗法是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将可吸收的外科缝线植入腧穴,利用线对腧穴的持续刺激作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医疗手段和方法。魏溪芳等[11]对4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穴位埋线治疗,痊愈3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5%。孙刚等[12]对60例患者进行1周治疗,埋线组30例取穴双侧内关、膈俞、足三里,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电针治疗取双侧足三里、内关和中脘穴,总有效率86.7%,埋线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6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即利用针刺与艾灸相结合来进行治疗,通过刺激人体经络腧穴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易,副作用小等特点。黄永杰[13]将78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取穴:膈腧、天突、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双侧内关以及中脘。经3次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 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顾忠平[14]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西药组,针灸组先灸患者中脘、下脘穴,再针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总有效率为96.1%;优于西药组静脉滴注利多卡因。经治疗后,针灸针患者焦虑、失眠、紧张、呼吸道症状、会谈时不安症状较西药组明显改善(p<0.05)。

7讨论

综上所述,虽然中医外治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展,尤其是止呃方法众多,使用简便,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等方面的优势是西医不可比拟的,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呃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目前其研究体系并不完善,如:缺乏大样本实验研究,不能给其疗效评价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没有形成系统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中医外治法体系,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大多局限于经验治疗;对于止呃机制没有明确解释,对引起顽固性呃逆的病因缺乏研究,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研讨。希望以后的临床研究工作者能更多地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现代先进的科技手段与传统的外治法结合,使外治法的操作规范化、统一化。并着眼于丰富中医外治法的实验室研究,完善中医外治法的作用机制理论,为外治法的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2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20.

[2]乔庆春,米军,李严.顽固性呃逆病因及治疗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0):1597-1599.

[3]赵俊玲.拔罐治疗顽固性呃逆23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09):1207.

[4]黄琼.拔罐配合指按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7,55(03):101-102.

[5]朱瑞生,王涛,杨阳.背部特定腧穴低频脉冲电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08):67-68.

[6]钱晓平,徐芳,宋佳霖等.电针部分胸段夹脊穴治疗顽固性呃逆87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06): 982-983.

[7]苏超,张翠玲.中药贴敷治疗肝癌顽固性呃逆37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03):15.

[8]蔡欣.吴莱萸穴位贴敷治疗顽固性呃逆28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2,27(04):30.

[9]贾英民,张健,周高速等.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27: 85-86.

[10]宋伟,朱峥嵘,李晓康等.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疗效观察[J].论著·社區中医药,2016,32(13):117-119.

[12]魏溪芳,马静.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40例[J].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2016,24(06):24-25.

[12]孙刚,胡玉玲,安振麟.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25(06): 68-69.

[13]黄永杰.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1):96-97.

[14]顾忠平.针刺下合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2, 32(11): 991-993.

猜你喜欢

学术性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我国大学出版学术性和商业性失衡问题研究
育儿必读的宝典
用“问题化学习”模式改革教育硕士教学的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