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2017-10-21余倩颖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

余倩颖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5月起到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选取其中的5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来看,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P<0.05;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情况上来看,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为(7.13±2.6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57±2.93)分的中医症候积分,P<0.05。结论: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综合肺康复;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的病发率高、死亡率也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本文对2015年5月到2017年4月的5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和常规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简要的探析[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5年5月起到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选取其中的5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25例;在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男16例,女9例,年龄在46-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74±5.67)岁;在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在43-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47±3.4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这50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所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中医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中医诊断结果脾肾两虚和痰瘀互阻证范畴当中的中医症候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存在既往精神系统类疾病患者;合并有肝脏、肾脏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2]。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的2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其治疗方案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所推荐的治疗方案,所有患者给予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治疗,其中对于肺功能Ⅱ级患者,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沙美特罗进行治疗;对于肺功能Ⅲ级患者,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4个月的治疗。

1.2.2观察组

观察组的25例患者给予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所示:

1.2.2.1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方为温阳抗寒敷贴方,方剂包括熟附块、巴戟天、补骨脂、麻黄、公丁香、吴茱萸、肉桂、桑寄生、仙灵脾,将这些药物研成粉末,并进行120目筛后,用姜汁调制成稠糊状,然后将其捏成直径约为2cm的椎状药饼,然后采用膏药将药饼固定在天突穴和大椎穴、肺俞穴、足三里等穴位上,每次穴位敷贴时间大约在4-6小时,直到穴位局部的皮肤发红或者发泡。

1.2.2.2松静内养功

先将松静内养功的基本要领逐个教给患者,待患者掌握其要领后,每周进行1次集中辅导,让患者每周进行3次松静内养功,每次练功的时间持续30min;在患者进行松静内养功练功时,播放松静内养功磁带录音,并要求患者配合音乐的节奏和指令进行呼吸。

1.2.2.3中药内服

给予止喘颗粒剂冲泡服用,止喘颗粒剂的主要成分包括巴戟天、蛇床子和仙灵脾,每次1包,每天2次。

与对照组相同,观察组的患者进行连续4个月的治疗。

1.2.2.4家庭氧疗

对于病症缓解速度较为缓慢、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可以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家庭氧疗的具体方法为: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鼻导管低流量氧治疗,每天进行低流量氧治疗的时间必须达到15小时以上,进行家庭氧疗时,初始氧流量要≤2L/min,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缓慢增加给氧量,并在患者睡眠的状态下增加氧流量。进行家庭氧疗时,需要注意的控制氧气的湿度,并定期清理湿化瓶。

1.3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本次中医症候评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规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症候评价标准进行评分[3]。

疗效判定:根据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临床症状的恢复和改善情况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治愈: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有效: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有所改善,临床症状有明显减轻;无效: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均没有变化甚至更加严重[4]。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经过为期4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

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情况来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没有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如表2所示。

3结论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是给予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治疗,并且在此基础上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不同分级给予沙丁胺醇、沙美特罗、沙美特罗替卡松等进行治疗,对于这种常规治疗方法,有过往研究实验结果证明,其临床疗效并不如意,本文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后,其疗效仅为72%。

中医学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归入咳嗽、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中,其中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病性为本虚标实,其中标实主要表现为痰瘀互阻,本虚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亏虚,尤其是肾脏亏虚。采用相关的补肾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达到固元培本、纳气平喘的功效[5]。

本文对25例观察组的患者给予中医综合肺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其中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穴位敷贴、松静内养功、中药内服、家庭氧疗等,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同时与同类型研究中92.4%的临床疗效较为接近,总之,中医综合肺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伟,王恩举,汪雅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康复治疗[J].山东医药,2015,13(32):103-105.

[2]姚剑坤,盘德辉,何伟玲.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27 (06): 107-109.

[3]范良,孔壮.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的疗效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0):1425-1426.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