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ICD监控手段在心脏病临床中的应用

2017-10-21吴雪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心脏病

吴雪

【摘要】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而心律不齐、心律失常可以说是心脏病的重要临床表现,而应用远程ICD监控手段在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很好地监测到患者的心脏跳动状况,ICD可以发射低能量的电子脉冲来让患者的心律恢复正常,同时还可以完成心脏除颤,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ICD;远程监控手段;心脏病;临床应用

1 ICD介绍

ICD,可以被看作是可植入型心脏复律器一除颤器的简称,在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将ICD植入到患者的胸部,充分利用电子脉冲原理,来对患者的心律不齐症状展开治疗,进而完成对患者心律的监测,减少患者危险。ICD就是一种能够用来随时停止心律失常的仪器,临床实验表明,通过将ICD植入到患者的心脏中,要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好很多,而且ICD只有一条导线连接在患者的右心室,植入安全性高,可以针对监测并诊断出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进而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挽救心脏病患者的生命。

2 ICD远程监控系统介绍

关于远程ICD监控系统,主要是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带有数据采集功能或者远程数据发送功能的ICD心脏起搏器.有一个远程接收装置,还有一台计算机数据接收和分析设备,具体来说是由患者移动终端起搏器和厂家所提供的家庭传输器、互联网以及医生工作站组成。在心脏病的临床治疗和应用中,需要测量的参数有很多,但是大体上会分为两种类型的参数,其中一种是与ICD远程监控系统自身运行有关数据,比如说远程监控系统的服务终止时间,还有ICD的择期更换指证等参数,另一种监控测量的数据主要侧重于对心律不齐症状有关的参数,比如说患者心房肌纤维的震颤数据,心室纤颤数据等[1]。

2.1择期更换指证

因为ICD的使用寿命是一个固定的时间,所以在植入人体以后,如果快要到达更换的日期,就要在1个月内对ICD进行更换,从而保证远程ICD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择期更换指证具体指的就是电池和电压在每天自我检查中出现了连续3天以上的更换信息,电压小于2.62v。

2.2监控系统服务停止

当ICD已经出现了择期更换执政以后,假如没有在限定时间内按时进行更换的话,就会让远程ICD监控系统在出现终止服务的情形,这是非常危险的。

2.3心房阻抗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心房阻抗值会在250Ω到1500Ω之间,通过远程ICD监控系统对心房的阻抗值进行实时性的监测,如果监测到了心房的阻抗值低于250Ω或是高于1500Ω的话,必须引起心脏病治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4心室阻抗

同人体的心房阻抗值一样,在健康的情况下,人体的心室阻抗值也在250Ω-1500Ω之间,因此如果监测到了心室的阻抗值<250Ω或是>1500Ω的话,也要果断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2.5日除颤阻抗

关于日除颤阻抗概念,主要指的是除颤阻抗每天需要监测的数值,正常的监测范围在30Ω-100之Ω间,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与之相接近的除颤阻抗概念,就是指ICD每次根据除颤指令来完成操作时,都会对导线的除颤阻抗值展开测量,保证导线的实际阻抗值在25Ω至110Ω间。

2.6心室纤颤

心室纤颤,主要指的是人体心室的内心肌非协同性的收缩震颤,对于心室纤颤的心电图监测有P波、T波和QRS波、正弦波检测,如果患者的心跳频率超过了150次/min的话,就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心室纤颤症状,引发患者的心律不齐,威胁患者的人身安全。

2.7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可以导致患者死亡的心律混乱症状,根据远程ICD的心电图监测结果来看,当患者出现了室性心律过速的时候,就会发生室房分离,并且出现了畸形的QRS波。

2.8心房肌纤维震颤

心房肌纤维震颤主要指的是不正常的心脏跳动所造成的异常心脏震颤,而且从远程ICD监控系统的心电图监测中,已经无法监测出正常的心律节奏和P波,因此心房肌纤维震颤应当和室上性的心动过速现象一起监测,观察心电图中二者的QRS波情况。

3 ICD远程监测的临床意义

3.1一般资料

选择我心脏病专科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4名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2岁-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4±5.6岁,其中男性患者有68人,女性患者有56人,所有患者均满足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出现了炎症粘结合和纤维化,还有缺血坏死、钙质沉着等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其他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3.2方法

针对实验组心脏病手术后患者进行ICD远程监控手段植入,而对照组接受过心脏病手术以后的对照组患者,并没有植入ICD远程监控手段,进而探究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正确放电水平。在对实验组患者进行ICD远程监控手段植入时,需要让患者保持平卧,然后对患者進行麻醉以后的逐层分离,从患者左侧的锁骨下组织进行ICD导线的电极穿入.从患者左侧锁骨下静脉位置引入到右心室,然后通过灵敏度测试来调整好具体的电机位置,并用螺旋对其进行固定,进而获得ICD远程监控系统的连接参数,把ICD放置在囊袋中,最后对患者的皮肤进行缝合,使用远程控制仪来控制并诱发心室颤动,鉴定ICD能否可以正常地识别信号,同时成功除颤[2]。为了避免患者在接受了心脏病手术以后,患者体内IC,D因为心律失常的原因而反复放电,更好地延长ICD在患者体内的使用时间,需要对两组患者都进行术后的口服倍他乐克并胺碘酮药物治疗,其中胺碘酮要每天服用3次,每次200mg,服用一周后开始减量,变为每天服用2次,而倍他乐克需要每天两次,每次20mg。

3.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将使用计算机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实验组心脏病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型资料采用平均数土标准差的方式来表示,即X±s,并进行t检验处理,对计数型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处理,若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3.4实验结果

见表1,从临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对照组62名心脏病患者中,有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有扩张性心脏患者,而在实验组62名心脏病患者中,同样可以分为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缺血性以及扩张性心脏病患者。

对于实验组植入了远程ICD监控手段的患者来说,缺血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脏病以及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平均LVEF射血水平达到了35%、26%与24%,相对于对照组没有植入远程ICD监控手段的患者来说,平均LVEF水平得到了很好提升,在术后的治疗过程中,从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来看,植入了远程ICD监控手段的实验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缺血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脏病以及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正确放电率10%、5%和4%,所以相对于对照组没有植入远程ICD监控手段的心脏病患者来说,通过植入远程ICD监控手段,可以很好地控制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

4 ICD远程监测与心电生理网络诊断平台对接

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已经成为了心源性猝死疾病一级二级的标准治疗及诊断方式,一般来说会在ICD植入后的3天和3个月内进行随访,然后每隔3个月进行定期监控随访。但是随着ICD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可植入人群数量的不断增多,庞大的植入量会给医务人员带来巨大的术后随访压力,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及身体负担。

而新一代的ICD的出现,可以储存更多的诊断和治疗信息,帮助医生及时了解病情,更重要的是添加了互联网远程接受装置,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大大方便了醫生对患者的随访工作,如图1所示,ICD远程监测系统构成图,进一步提升了远程ICD监控手段在心脏病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5结论

综上所述,心律不齐、心脏骤停是造成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通过远程ICD监控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心脏病患者心律状况的24h监控,即使患者心脏有一点点不舒服,也能够被远程ICD监控系统监测出来,甚至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心脏病情症状,采取有效的电脉冲治疗,及时抢救患者的生命,因此在心脏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拥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灼涛.远程监控手段在心脏病学领域内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7, 38 (06): 144-146.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心脏病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久坐看电视很“伤心”
心脏病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Smog in Los Angeles
交通堵塞引发心脏病
布莱尔的心脏病远比政府公布的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