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码转换在英语语言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7-10-21许文婷

大东方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语码转换英语语言课堂教学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语言语码转换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语码转换既可以在教师与学生的话语当中使用,也可以在学生与学生的话语中使用。教师应该理解学生母语与英语之间切换的功能,以及使用语码转换的根本原因。这种理解将为语言教师提高对课堂话语使用的认识,并通过在英语教学中消除或主导语码转换的使用,更好地指导教学。

关键词:语码转换;英语语言;课堂教学

一.双语背景下的语码切换

语言之间的语码形式交替转换是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个话语中,从一种语言切换到另一种语言的现象。根据这个定义,“话语”将作为学生和教师在课堂环境中自然使用交流的语言。而进行交替的两种语言分别是学生的母语,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英语。

在自然语言环境下产生的语码转换使用处理是适当的,也就是说语码转换在双语以及个人话语中的作用很重要,语码转换用于自我表达,并且是为个人意图而修改语言的一种方式。语码转换的另一个功能是,可以用来创建双语社区成员之间的亲密人际关系。在这个方面,语码转换是一种创造语言的工具,尤其是在具有相同民族文化特征的个体之间。

自然语境中的语码转换的功能与其在大学英语语言课堂中的应用具有共通性,在处理这些功能时,教师的观点和学生的观点将分开处理,以反映学生对教育现象的广泛理解。在建立真实语境下语码转换的使用功能与英语语言教学中语码转换的使用功能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应该牢记语言课堂是社会群体,因此任何社会群体自然发生的日常话语现象都有可能适用于任何英语语言课堂。

二.教师语码转换功能

教师对语码转换的使用并不总是有意识地进行,这意味着教师并不总是意识到语码切换过程的功能与结果影响。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语码转换被认为是自动的,无意识的行为。尽管如此,无论是否有意识,都必然会为语言学习环境带来一些有益的基本功能,例如话题转换,情感功能和重复功能。

在话题切换的情况下,教师根据正在讨论的话题改变语言模式。这主要是在语法教学中出现,即教师将语言转换为学生的母语,以处理当时所教的特定语法点、语言知识点。在这些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是通过使用语码转换,并相应地使用母语来引导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建立已知(母语)与未知(新的英语语言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以转化新知识内容的学习并阐明,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来增加他们对于英语语言的理解。

除了话题转换的语码转换功能之外,该现象还带有用于表达情感的情感功能,在这方面,教师使用语码转换来建立与学生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语码转换在课堂中创造了支持性的语言环境。

课堂设置中语码切换的另一个功能是重复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清晰起见,教师使用语码切换来向学生传递教授必要的知识。按照目标语言的教学,教师使用语码切换,用母语以澄清目标语言的含义,这样就强调了英语内容的重要性,以便学生进行高效的理解。

三.语言课堂中的语码转换

許多教师主张在语言教学环境中应用交际教学法,反对在语言课堂教学中使用任何形式的母语。与此相反,以语码转换的形式支持本土语言的使用,并从各方面对教学提出有效策略支持。 为了支持语言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存在,在由于学生表达能力不足而使用语码转换的情况下,语言中的连续性并不会对语言的学习造成干扰。从这方面来说,语码转换是信息交流与社交互动的重要支撑元素,因此语码转换可以用作交际目的的一种交流方式,也可以用作意义转移的工具。另外,教师语码转换的功能也提出了支持性解释,即使用语码切换以某种方式建立了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并且可以被认为是高效使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元素。

语言课堂中的语码转换并不是一种学习语言的障碍或缺陷,但如果教师在使用语码转换的过程中,教学目的是使阐述语言知识意义清晰,则语码转换可以认为是课堂互动中的有效策略,教师使用有效的方式将英语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室中设置不同的语言形式语码转换是相当重要的。当学生能够进行语码转换时,他们不仅使用母语,练习目标语,而且还学习一个新的语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适合使用语码转换的语言教室环境。此外,当学生可以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时,学生可以利用两种语言各自的优势,语码转换在课堂中的使用具有语言适应性,学生以舒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填补知识漏洞,传达和强调信息等。学生的读写能力,拼写和阅读能力也将在语码转换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加强英语语言知识的高效学习。

本文参照了双语背景下语码转换的使用,介绍了英语课堂的语码转换功能,探讨了教师语码转换的功能之后,从不同的角度来阐明这一现象。从长远来看,当学生与目标语言的母语人士进行交流时,语码切换可能是防止其相互理解的主要障碍。因此,教师在防止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教学障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积极探索使用语码转换的教学场景,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范琳,李绍山. 汉-英-日三语者语言产出过程中语码转换的抑制加工——基于刺激反应设置影响的研究[J]. 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45(01):58-68+160.

[2]赵莉. 语码转换人际意义建构的社会认知模型[J]. 现代英语,2014,37(05):618-627+729.

[3]王晓燕,王俊菊. 同伴互动语码转换研究——基于英语学习者的课堂口语语料分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35(03):60-66+128.

[4]何自然,于国栋.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 现代英语,2001(01):85-95.

[5]于国栋. 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 当代语言学,2004(01):77-87+94.

作者简介:

许文婷(1986.07-),女,汉族,安徽黄山人,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教学方向,黄山学院,黄山市,245000。

猜你喜欢

语码转换英语语言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英美文学作品中英语语言的运用
高职学生英语语言错误纠正的思考
高校内语码转换研究
顺应模式指导下的教师语码转换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论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的优势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功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