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团队精神建设与思考

2017-10-21范登义

大东方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团队精神有机结合责任心

摘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团队的管理至关重要,不只是说每个独立的个人都要有高学历、高素质,更重要的是对企业要有一定的忠诚度和责任心,打造一个能够同甘苦、共患难的团队。本文就目前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就如何加强企业团队精神建设,建立高绩效团队提出一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团队精神 责任心 有机结合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团队精神日益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一个有高度竞争力的组织,包括企业,不但要有完美的个人,更需要有完美的团队。无数的个人精神,凝聚成一种团队精神,这样的企业才能兴旺发达、保持良好的竞争力。

一、企业团队概念

(1)企业团队概述

所谓企业中的团体,主要是指基于雇佣勞动制度为基础的被雇佣方组成的团体,包括职业经理人团体,骨干员工团体,等等。这些团体注重的是个人在企业中的表现和贡献,作为企业方评价其能力也重点看其个人才能及其成果。团队精神,就是团队成员在领导的指导和带领下相互沟通,交流,协同一致为了共同的原景而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二、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古就对团队精神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为贵”到党中央大力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都与团队精神相一致。处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我国企业理应更好的发挥团队精神这一杠杆作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愿景分散

企业领导者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者仅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规模性扩张,也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愿景,但由于战略愿景不切实际,很容易变成一纸空文或即使有愿景也不过是空洞的“口号”,苍白无力,没有真正灌输到职工的理念中去,使职工在工作中缺乏思想上的导向作用,没有在员工中形成共识,不利于形成统一的意志,往往会造成人心涣散的局面。

(2)论资排辈严重,阻碍了青年员工的发展

中国大多数企业领导者,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有一个具有中国特色通病,就是喜欢“论资排辈”。企业主要岗位大多被元老级资格的人占据,企业不能给年轻员工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压抑了青年员工的发展。事实证明,这种管理方式不能激起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会造成企业员工把这种“传统”灌输给新来的员工,污染了企业的人文环境。

(3)平均主义观念严重,凝聚力难以形成

在中国的企业中,过去一直在强调集体的作用,包括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各项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实行集体领导,由集体决策,反对个人冒尖主义。但同时由于过多的强调集体主义,也在管理上出现了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问题,而且这种过分强调集体主义还抑制了人的个性发展,在企业中只重视集体性,而抹杀了个人的想象力,难以形成企业的内聚力。

(4)企业文化不浓厚,吸引力不强

许多中国企业感慨:现在越来越难留住人了!不仅是留人,在企业招聘新团队成员时,中国企业也很难与外资企业抗衡。比较中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团队成员的培训投入上。外资企业的培训完善且系统,并且与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的实际密切相关。由于将团队成员视作最宝贵的人力资本,外资企业的培训投入也产生了极高的收益。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企业团队精神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团队精神建设,建立高效团队。

(1) 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事业目标

在建立团队精神方面,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事业目标。这其中,企业员工对价值观念和事业目标的认同非常关键。而要实现这种认同,就要选择正确的、符合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和发展方向的价值观念和事业目标;就要强化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建立共同愿景,使每一个员工都能认清自己内心深处的希望和成长目标,都能理解企业的宗旨和事业目标,都能把个人的事业融入企业的大业中。

(2)科学制定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企业内部着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文化氛围,建立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和价值评价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性化管理与理性化管理的长处进行有机结合。在进行制度建设和严格管理的同时,关心人,爱护人,使每个成员的付出和对企业的贡献得到合理的评价与回报,使每个成员的价值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肯定。

建立一整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理有标准,考核有依据”,为企业培育团队精神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3)建立竞争平等机制

企业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竞争和选择机制,通过严格的业绩考核,形成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确保队伍优化的动态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激活沉淀层,并使人适合于职务、使职务适合于人。

企业应根据“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发展的平等性”三个人本管理战略原则,设置人才擂台,实施竞争上岗、机会均等、择优聘用的用人机制,使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愿望在团队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在团队的集体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4)树立企业危机意识

企业应秉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经常对员工进行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教育,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来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压力。要理解企业有末日,产品也有末日,既不能把宏观的不景气作为自己搞不好的理由,也不要陶醉在一度的“卓越”里;要认识到今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最好的时候往往潜伏着危机;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感,争创“五个一流”,即一流的产品质量、一流的服务措施、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营销策略、一流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 尚水利.《团队精神》.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2] 李国宁:凝聚力[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11

作者简介:

范登义,(1977-),男,汉族,湖北荆州人,重庆市江津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远程教育、区域经济等。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团队精神有机结合责任心
责任品格培养
北京市高职生责任心年级差异分析
编者的话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浅析广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与原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破坏责任心的5种领导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