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进一步改进出入境边防检查专业理论教学的思考及若干意见建议

2017-10-21韦苇

大东方 2017年12期
关键词:理论教学思考

韦苇

【摘要】结合近年来出入境边防检查专业相关教学活动开展情况以及调研工作中获悉的反馈意见,深入分析当前该专业理论教学存在不足及其成因,并提出三点可行性意见建议。

【关键词】边防检查 理论教学 思考

出入境边防检查专业是公安院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备受关注。如何提升该专业教学质量,从而为我国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提供优质新生力量是相关教学工作者日常思考的问题。其教学活动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分别为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跟班实习。理论教学是基础、是引导,成效高低与否直接影响后两个环节的有效实施以及学员的日后发展。围绕当前理论教学环节中存在不足与薄弱环节,笔者针对性提出若干粗浅改进意见建议。

一、理论教学实施现状

当前出入境边防检查专业理论教学涉及面较广,主要涵盖了出入境有关法律法规、勤务工作规章制度、伪假证件识别以及其他上级下发的各类政策性、规范性文件等内容,一般采取“教员讲解、学员听记”的传统课堂讲学方式进行。从近几年教学活动开展反馈情况来看,相关专业课教员都能够精心准备,授课过程中不断改进、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结合调研反馈,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专业课理论教学较为枯燥,课堂上难以保持长时间注意力集中;二是一些理论内容难以理解,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为了应付考试,除了死记硬背别无他法,听课中“夹生饭”情况严重;三是有的理论内容对现实工作指导作用不大,甚至相左等,以上所述种种不足,已成为制约理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二、不足及其成因分析

理论教学存在不足的成因有多方面,既有教员队伍能力素质问题,也有客观因素所致。

(1)理论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较强。各类勤务工作的针对对象、适用情形、实施流程、开展要求等是理论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重点之一。但出入境边防检查属于国家事权,工作做法、要求等随国家政策调整实时更新,而国家政策的调整没有固定时间表,这就决定了该专业教学,尤其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无法避免会经常出现“课堂讲完,推到重来”情况。以船舶出入境边防检查内容为例,2017年10月1日,上级下文重新对“登轮许可证”、“搭靠外轮许可证”等证件的签发使用进行了规范,大幅度更新了相关勤务做法及要求等,教员为此不得不另找时间纠正已教内容。类似情形的频繁发生,一方面使得教员因担心误导学员而不敢“放开讲”,只停留于泛泛而谈;另一方面,学员们潜意识里降低了对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认为学习内容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以后在学也来得及。

(2)理论教学的配套支撑不足。这里所致的配套支撑并非是指教学设备等硬件方面设施,仅是专指上级关于论证理论正确与否方面的“软支撑”。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一段话、几个字,不同角度就能读出不同意思,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的规范要求也不能“免俗”,这就要求上级机关在每项新规定推行之前,必须进行解读,从而避免理解方面偏差出现。如,“持有效《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籍人员及外国籍机组人员、船员等交通运输工具员工入出境时,免填《外国人入境卡》和《外國人出境卡》”的规定,从中可至少理解成两个意思,即“外国籍机组人员、船员等交通运输工具员工可免填出入境卡”和“所述人员只有持用《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时方可免填”,哪种理解是对的?就需要上级解读。但受各种因素制约,该项工作跟进还不够。课堂上,当教员讲解到类似内容时,往往只能一带而过,也无法回答学员的提问,直接影响到了教学质量。

(3)教员队伍的能力素质离现实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政策、规范、要求变更频繁、更新速度快的特性对教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极高要求,一方面,教员们需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能够了解各项政策规定制定、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进而准确把握上级精神;另一方面,还需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能够以最短时间归纳、总结新下发的各类文件规定,并提炼形成相应教学知识点,如,在临近上课前一天接到规范更新的通知,能否及时重新完成相关教学设计等,从当前教员队伍状况分析来看,同时兼具以上两方面素质的教员不多。

三、改进工作的几点意见建议

针对理论教学中存在不足及其成因,结合当前教学活动开展和改革实际,笔者的意见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快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实践证明,要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充分调动激发学员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仅仅依赖增加课时量、组织补课等传统方式远远不够,还应从不断强化信息化教学手段方面“下功夫”。一是建立完善校园教学网络资源库平台,及时发布各类相关工作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等,解决教材、教义等因工作要求更新快而无法跟进校对,致使学员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无法及时拿到“第一手资料”问题;二是借鉴和引入“慕课”机制,教员针对课堂所教内容,尤其是发生变更部分,通过网络布置复习任务和重点,在强化指导的基础上把后续学习的主动权交于学员,缓解教学中“课堂讲完、推到重来”矛盾;三是布置网络作业,把学员登录资源库平台的次数、时间等列入平时成绩,要求其完成相应的题目练习,并根据相关内容教学结束后发生变化的情况归纳出异同点,在通过对比增强印象的同时,养成“时时学、经常练”的良好习惯。

(2)建立与业务工作主管部门的通联研讨机制。与其“闭门揣测”,不如“出门”寻求答案!由学校牵头,主动与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公安部边防管理局沟通联系,建立业务工作通联研讨机制,扭转当前理论教学内容“等、靠、要”的被动局面,重点针对工作规范、要求中极易因文字表述原因而产生争议之处积极需求解读,从而进一步增强教员课堂教学的权威性。

(3)完善任课教员基层任职及培训制度。对业务工作的直观体验决定了教员实施相关内容教学的“上限”。一方面,不仅要经常性组织教员前往各边防检查站参观见学,更要完善其基层任职制度,让教员们亲自体验勤务工作的开展流程、要求等,不断提升他们对现实工作的认知程度,明确开展一线工作需要了解什么、掌握什么等,进而为进一步提升理论教学质量提供素材和依据,最大限度避免“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的枯燥教学场面发生;另一方面,强化教员队伍教学业务工作培训,重点是加强文字归纳、提炼知识点方面的训练,使理论教学更加泾渭分明、重难点突出,以便于学员理解掌握。

(作者单位:公安边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边防检查系出入境检查教研室)

猜你喜欢

理论教学思考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和谐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