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教学环境的设计策略与构建

2017-10-21郑杰

科技风 2017年19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

摘要:深化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环境营造,加快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十三五”的新动能。本文通过笔者的具体工作实例,从混合教学环境的设计思路到具体的构建提出了积极可行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混合教学;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1]在此背景之下,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与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相互促进,笔者作为高校教育技术的研究者、实践者和管理者,通过多年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不断实践和经验总结,认为:混合式教与学的首要基础还是在教学环境,没有教学环境的营造,一切教学活动也就无法展开,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混合式教学环境的设计思路

首先,要满足教师的“教”与“互动”的需求。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传授者、管理者“高高在上”在讲台旁,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其次要让学生能够深度自主学习,满足学生的混合型学习对情境、交互、自帶电子学习装备的需求,使其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个人的学习目标。

二、混合式教学环境的构建

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有以下几个特点:先进的技术设备;灵活性、可移动的桌椅;师生之间有效、及时的交流以及舒适与安全的教学环境。[2]因此,满足教学的个性化需求,融合传统、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混合教学环境的支撑、交互、融入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意义重大。

(一)化繁为简,交互融入。

传统教学环境一般由扩音教室和普通多媒体教室组成。各高校在建设多媒体教室时,往往都有适合自己的一套建设标准。以我校为例,以网络中控为控制与管理的多媒体系统,在讲台端设有开关面板和扩展接口。因为考虑多种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开关面板按键复杂,功能繁多;不仅如此,讲台内部网络中央控制系统、电源控制模块、计算机、移频扩音系统一应俱全。设备束缚着教师难以走下讲台,直接影响师生互动关系的营造。考虑到既然是混合教学,既要符合传统授课模式,还要兼顾到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模式,我们把多功能讲台变换成可升降、移动简约讲台,原有讲台内部设备精简至吊顶内部进行掩藏,另一方面选择更加集成且带PC系统的壁挂智能教学终端平台对所有多媒体设备进行管控,配备无线键鼠就能灵活方便操作系统。同时施工过程中,管线一律采用暗线,并保证有预留管道方便后期升级,三面(墙面、顶面、地面)部署各类媒体接口与电源接口。根据教室结构,前后分别部署75寸触摸互动屏幕、白板、超短焦互动投影机、无线智能同屏系统。一键开启多屏对应的系统屏幕,通过这样的简约、灵活部署,面向师生自带智能终端,同时兼容计算机系统,实现授课主屏、授课辅屏以及学生反馈屏[2]的同屏显示,多屏联动,随时支持师生的演示分享与分组讨论。声音方面,采用2.4G蓝牙技术的数字移频扩音系统,配合无线话筒、界面话筒、吊麦同时使用,真正解决教师走不下来,学生听不清的痛点。

(二)为智慧教学环境预留接口

智慧学习环境具有记录学习过程、识别学习情景、联接学习社群和感知物理环境等四大特征。[3]考虑到本校校情,混合式教学环境的提档升级也需要分层推进,分步实施。但对于设计和建设者而言,就必须考虑到未来教学的需求,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具体包括提供来自多媒体教学硬件的支持、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云”学习的支持;其中支持学生自主、探究“云”教学的技术支持尤为重要。因此,从智能电箱、多媒体智能教学控制设备、音视频系统、教学录播设备以及师生交互终端等方面,在征求信息化建设单位并明确功能建设目标后,分步构建实施,同时预留智慧校园建设的统一接口。

(三)体现人性化设计,增强教学效果

一切围绕师生为中心,就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师生的需求和体验,建立良好的教学尊重和“情境”的信赖,[4]因此结合我校校情和师生个性话需求的教学环境建设也绝非易事。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环境几乎一成不变的课桌椅,千篇一律的黑板、白墙;根据混合教学的基本需求,教室内部课桌椅的排列方式可固定、可移动,分为:研讨型、会议型和传统授课型三种排列模式。以美学为标准,考虑三面(墙面、顶面、地面)与课桌椅色彩的搭配,一个教学空间颜色不超过三种以上,以蓝绿色、橙黄色、传统白色为主,主要体现绿色环保、理想宁静与舒适的理念。改建后的混合型教学环境,考虑到校级层面的教育资源配置,采用小班化教学,大大降低课桌椅摆放密度,同时,简约式升降讲台和课桌椅考虑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既设计超前又美观大方,同时强调舒适耐用,更加贴近教与学的深层次需要。

三、结语

目前,通过深化应用信息技術推动教学环境营造,加快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十三五”的新动能。通过上述的具体工作实例,我们可以看到混合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会让更多的老师尝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翻转教学等更多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们作为教育技术的建设实践者,也将会通过更多的技术服务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力支持,构建出适合工科院校的混合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

[2]江丰光,孙铭泽.国内外学习空间的再设计与案例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2):3340.

[3]初建杰,王聪.开放互通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智慧干预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9):6672.

[4]黄荣怀,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4).

作者简介:郑杰,南京工业大学教学事务部现代教育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高级食品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移动环境下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的研究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混合教学”在开放大学教育模式中应用的思考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