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0-21孙丽娇
孙丽娇
摘 要: 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教学从课程各个环节入手分析体育游戏应用途径,探讨了如何通过体育游戏提升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 体育游戏;小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20-0111-01
体育游戏指课程中的活动性游戏,这种现代游戏方式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儿童天性好动,喜欢做游戏,所以小学阶段的课程都应适量引入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游戏,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率。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游戏环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专项体育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学习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体育游戏应用于教学,符合《体育新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种教学形式学生很感兴趣,也是体育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体育游戏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趣味性强,有竞争机制,而且不受教学硬件限制,课堂气氛生動活泼,深受学生欢迎。体育教学中的游戏一般是按照教学内容需要,将教学重点、难点与操作方便的游戏巧妙融合,提高学生积极性。
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体能的培养,学生只能根据这些硬性要求进行训练,自由发挥余地不大,学生很容易对枯燥的教学内容产生厌倦心理。而体育游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使得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并且激发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力。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
培养创新能力、团结合作等优秀品格
体育游戏进入课堂,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游戏需要团队成员密切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团队合作等优良品格。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示范一整套完整动作,然后把一套动作分解成多个动作,然后根据动作设计不同的游戏角色,把游戏的主动权给予学生。学生自己组织协调,分组进行表演、比赛,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学生要观察、辨别其他组的错误动作,又要对比自己组的情况进行思考、创新。这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记忆了动作,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主创新完成游戏。
促进学生体育和文化课全面发展
体育游戏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认识力、想象力、应变力、协调力和创新能力,还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极大地推动体育教学目标顺利完成。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程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差别,但是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各项综合素质,所以彼此之间又联系紧密。体育游戏过程中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身心放松、愉悦,带着这种良好的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对文化课的学习大有裨益。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游戏助力准备活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以往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学生觉得准备活动枯燥乏味,不感兴趣,所以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课堂导入部分应用体育游戏,将学生带入游戏场景中,可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起到热身效果。兴趣可以燃气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为接下来的学习铺垫好基础。如教师设计“跳房子”“钻山洞”等游戏,都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 将体育游戏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时,要注意与课堂内容衔接,并搭配好游戏类型,将要活动的部位基本覆盖。例如,课堂教学内容是“前滚翻”,活动头颈部和活动上肢、下肢的运动都要兼顾,合理调配运动量,让体育游戏起到应有的效果。
体育游戏锻炼学生身心素质和技能
小学体育课程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其相对应的技能训练和身体素质练习却是比较枯燥的,小学生对这种程式化的训练容易疲惫,提不起兴趣。将体育游戏与相关的教学内容巧妙结合,可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比如课程中有练习短跑的内容,如果让学生机械地练习,学生就会觉得乏味透顶,消极应付。但是将短跑融入游戏,引入竞争机制,学生边做游戏边锻炼,则效果大为不同。
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创新“狼和小羊”的故事游戏,利用小山羊要拼命逃跑的故事情节,讲述游戏故事,介绍游戏规则和任务,让学生自主扮演游戏角色,分组进行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以游戏的形式愉快地完成短跑训练。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锻炼身体素质,树立自信心。
体育游戏巧妙增加运动量
结合教学任务运用游戏可以无形中增加学生的运动量,有的时候学生状态不好,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完成运动量负荷要求时,教师可以引入游戏变换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练习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完成训练要求的运动量。比如田径短跑素质课程中,反复50米跑步几个回合,有的学生已经流露出消极偷懒情绪,如果继续按部就班训练很难完成教学目标。这时教师要及时设置游戏模式,引导学生熟悉游戏规则,进行“猫抓老鼠”的游戏,将学生分成几组,按照不同的时间听命令开始跑,看谁跑的快,最后根据得分规则统计胜负。这一游戏将反复枯燥的训练无形融入游戏中,在学生玩的意犹未尽时已经悄然完成教学所需的运动量,也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耐力。
体育游戏使整理活动完美收尾
激烈的训练完成后,在体育课结束前需要一个过渡,用于调整运动之后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尽快消除紧张疲劳进入安静状态,同时避免强烈运动突然静止对学生造成身体伤害。体育游戏在整理活动中采取轻松活泼的方式,学生可以自然放松。节奏上可以适当放缓,以舞蹈、音乐的形式,舒缓肢体和放松心理。比如学生在“五十米短跑训练”大量训练后,已经疲惫不堪,教师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指定一个学生蒙着眼睛绕着圈转,音乐停止,转圈的学生也立即停止,并猜猜是谁来接班,猜对的话就可以互换角色,否则继续转圈猜。游戏不追求胜负只求互动、趣味,让学生紧张疲惫的状态逐渐趋于平缓即可完美结束课程。
体育游戏应用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能够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自主学习、掌握体育技能,轻松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在兼顾娱乐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耐力、组织和协调能力,在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的同时,也促进文化课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