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类型玉米茎腐病的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2017-10-21文祥朋

乡村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发病症状防治措施玉米

文祥朋

[摘 要] 玉米茎腐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具有传染性强、在高温高湿境下易爆发流行等特点,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根据侵染病原菌体的不同,玉米茎腐病可分为细菌性茎腐病和真菌性茎腐病。本文着重介绍这两种茎腐病的病原侵染循环特点、发生规律、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为有效识别与防治茎腐病,防止玉米因病减产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真菌性茎腐病;发病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1-42-2

玉米茎腐病也称玉米茎基腐病,主要指造成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枯死的一类病害。根据侵染病原菌体的不同,玉米茎腐病分为细菌性茎腐病和真菌性茎腐病。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过度密植、氮肥过多、虫害损伤等因素,玉米茎腐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造成玉米减产严重,品质下降。

1 细菌性茎腐病

1.1 细菌性茎腐病病原及侵染循环

细菌性茎腐病俗称烂腰病,病原为细菌,由菊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侵染引起。病原细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次年在夏玉米生长期从植株伤口、茎秆的气孔或叶片侵入,心叶末期为发病高峰期。

1.2 发生规律

病害的发生程度与气候特点、栽培管理、品种抗性及介体昆虫关系密切。一般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栽培技术不当,如过度密植导致田间郁闭、通风不畅;施肥不平衡,如施氮肥过多、钾肥偏少,导致茎秆瘦弱、组织柔嫩;品种抗性偏弱,植株的虫害损伤等,均会使病害加重发生。

1.3 田间发病症状

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病部位主要分布在中部茎秆和叶鞘。在玉米10片叶左右时,叶鞘上病组织开始软化,出现水渍状腐烂,并伴有腥臭味。植株基部叶鞘上出现褐色病斑,湿度条件较高的情况下,病斑向周圍快速扩展,植株常在发病后三四天发病部位倒折,并溢出黄褐色腐臭脓状黏液(软腐细菌),细菌病害的脓状黏液,一般呈露珠状或散布为菌液层,在气候干燥时形成菌膜或菌胶粒。干燥条件下扩展缓慢,但病部也易折断,造成不能抽穗或结实。后期感病的植株多数不倒折,但病部以上器官枯死。

1.4 防治措施

1.4.1 农业防治。尽可能避免玉米连年种植,积极与大豆等轮作换茬;玉米收获后将病残株带出大田进行彻底处理,减少菌源;加强田间栽培管理,采用高畦栽培,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玉米小喇叭口期至开花授粉期,高温干旱突遇大雨后,要及时进行田间巡查,发现发病植株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控制病害蔓延。

1.4.2 药剂防治。播前可用5%根保剂按种子用量的4%进行药剂拌种,或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用量的0.2%进行药剂拌种。发病初期用60%瑞毒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800倍,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或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7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明显。

2 真菌性茎腐病

2.1 真菌性茎腐病病原及侵染循环

玉米真菌性茎腐病又称玉米青枯病,属于土传病害,病原为真菌,主要由镰刀菌侵染、腐霉菌侵染、腐霉菌和镰刀菌复合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子和土壤中的病残组织越冬。第2年病菌从植株根部或茎基部的伤口入侵,逐步扩展蔓延,导致地上部出现发病症状。到后期,病菌可侵染到穗部,造成玉米籽粒带菌。

2.2 发生规律

高温高湿同样有利于真菌性茎腐病的病害发生。在气候潮湿的条件下,尤其是在7、8月间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条件下,为病原菌孢子萌发及侵入创造了条件;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玉米抗性弱的乳熟阶段,植株大量发病;在乳熟后期至蜡熟期达到发病高峰。如果栽培技术不当,如过度密植导致田间郁闭、通风不畅;施肥不平衡,如施氮肥过多、钾肥偏少,导致茎秆瘦弱、组织柔嫩;品种抗性偏弱,植株的蟲害损伤等,均会使病害加重发生。

2.3 田间发病症状

按田间症状,真菌性茎腐病可分为青枯型和黄枯型。青枯型多发生在玉米乳熟期乍雨乍晴的天气,通常一两天内全株迅速失水枯萎,呈青枯状,茎基部维管束已变褐色,最后导致水渍状坏死,果穗下垂。黄枯型多在连续阴雨的天气发生,病情发展较慢,一般在5~10 d全株才表现病症,整株叶片自下端开始依次黄枯,茎基初呈褐色水渍状斑,表皮失水轻微皱缩,严重者叶片全部黄枯,茎基髓部中空,果穗下垂。

2.4 防治措施

2.4.1 农业防治。积极选用抗病品种,使用包衣种子,加强栽培管理,降低田间湿度,提高土壤通透性,增施钾肥,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和落叶,与大豆、花生等非寄主作物实行轮换茬等措施,均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2.4.2 化学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9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根茎;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5%苯菌灵乳油、40%克瘟散乳油800倍液喷根茎。667 m2用药液50 kg左右,隔7~10 d喷药一次,连治两三次。

猜你喜欢

发病症状防治措施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辣椒的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