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市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情况及主要做法

2017-10-21李如举

乡村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南阳市

李如举

[摘 要] 河南省南阳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重要水源地,而且正在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面临着保生态、调结构、转方式的艰巨任务。为此,南阳市于2013年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有机产品”的战略决策,强力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通过几年努力,成效显著。本文就南阳市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情况及主要做法予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情况;主要做法;南阳市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1-22-2

1 南阳市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情况

河南省南陽市绿色有机农業发展实现了“五个突破”。

1.1 认证数量有突破

截至2016年年底,累计认证有机产品(含转换)581个,颁发有机证书和转换证书256张(有机80张、转换176张),认证绿色食品49个,颁发绿色证书49张,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9个。

1.2 生产规模有突破

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累计发展到3.00万hm2,其中有机产品(含转换)面积2.44万hm2,占全国的1.5%,年产量24.8万t;绿色产品面积0.56万hm2,年产量7.4万t。产品涉及蔬菜、水果、粮食、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水产品和畜产品等8大类。

1.3 生产主体有突破

有14个县区、19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生产,占全市国家、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重点龙头企业738家的16%。

1.4 品牌创建有突破

2016年,南阳市成功创建了“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和首个“全国国家级食品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市”,新野县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淅川县、桐柏县被国家认监委批准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县。“中线渠首”牌有机蔬菜、方城“博望坡”牌黄金梨、桐柏“三源”牌冷轧花生油、“鸭河鱼”等有机品牌农产品进入北京等高端市场。

1.5 市场营销有突破

以“京宛合作”为抓手,狠抓优质农产品进京销售。三年多来,共组织京宛产销企业对接活动20余次,带动企业70家,进京产品116个,在北京超市有专柜119个、专卖店16个,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有摊位18个,会员卡配送1 045份。2016年,进京农产品13.6万t,销售额17.20亿元,出口优质农产品货值63.14亿元,居全省第一。

2 主要做法

在工作推进中,南阳市创新思路、顺势而为、跨越发展,可以概括为“坚守一个战略、突出五个重点、强化三个保障”。

2.1 坚守一个战略

即坚守“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有机产品”战略,坚定不移地以生产有机产品引领南阳市农业转型升级,力争把南阳市建成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京(津)地区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豫鄂陕毗邻地区有机农产品加工交易中心。

2.2 突出五个重点

2.2.1 突出基地培育。本着“立足资源、发挥优势、面向市场”的原则,以水源地区域及干渠沿线、白河沿线为重点区域,积极培育淅川、西峡、内乡3个县的汇水区乡镇,全域化发展有机农业;以特色蔬菜、优质水果、优势畜禽、水产、食用菌和茶叶等重点产业,培育新野、社旗等县发展有机蔬菜,西峡县发展果药菌,桐柏县发展有机茶,淅川县、方城县发展有机林果,唐河县、方城县发展有机粮食等;培育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牧结合型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养殖-沼气-种植-草腐菌”的生态循环。

2.2.2 突出市场对接。瞄准北京、上海等高端市场,搞好市场对接,打造销售平台,以“三有”(有摊位、有专柜、有专卖店)为标准,狠抓优质农产品进京销售,依托龙头企业,订单生产、精准营销。以中线渠首公司在北京市建立的11家有机专卖店,中信国安在北京市建立的600家社区店和各县区在北京市的销售点为窗口,采用电子商务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建立了有机产品进京销售平台;多次组团参加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宣传推介南阳市有机品牌。

2.2.3 突出产品认证。南阳市联合北京爱克赛尔有机认证中心,成立了“南阳市有机产品认证服务中心”,对申请企业提供资料审查、文本制作、环境监测、产品取样等系列服务,组织动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绿色有机产品认证。目前,南阳市有机产品认证数量、基地规模名列全国地级市前列。

2.2.4 突出标准化生产。南阳市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已累计发布A级绿色食品等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186项,以及粮食、蔬菜、香菇、猕猴桃和中药材5个标准化综合体,建立了9个国家标准化示范县、45个标准化示范区、20个标准化示范乡镇;淅川辣椒、新野甘兰、西峡猕猴桃等23种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峡香菇、猕猴桃和香菇酱获国家生态原产地认证。在绿色有机生产基地,配备了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全程技术服务。

2.2.5 突出质量监管。本着“谁认证、谁监管”的原则,落实认证机构的监管职责、生产单位的生产责任、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管责任;强化生产企业的自我监管意识和诚信经营行为。市县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对绿色有机生产基地进行全程监控;建立了50个基地检测室和“二级三层”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对市场销售农产品坚持三级检测、四季不断,开展了农产品市场风险评估和预警。

2.3 强化三个保障

2.3.1 组织保障。南阳市明确把“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列入市、县政府重点工作,印发了《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水源区有机农产品进京(津)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和办事机构。

2.3.2 资金保障。制定了支持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的奖励政策,每个绿色证书奖励2万元,每个有机证书奖励3万元。3年来,累计奖励资金895万元。

2.3.3 激励保障。南阳市对县区制订了“周通报、月综述、季排序、年奖惩”的工作奖惩制度,对基地建设、认证、销售等情况,定期进行考评排序,年终进行综合考评。

猜你喜欢

南阳市
浴缸翻了
超级大脑
“出名”的我
空中的“牛奶”不能喝
南阳市检察院关工委开展助学活动
“感谢信”的诱惑
“红包”来袭
磨蹭发指令
南阳市武术协会召开2018年武术年会
小青蛙卖泥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