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学校和谐班级的构建

2017-10-21蓝庆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班集体后进生教室

蓝庆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众所周知,良好的班级体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熔炉,它对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陶冶爱国主义情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和发展个性心理品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班级,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农村学校,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呢?在这里,我就谈谈我对农村学校和谐班级构建的一点感悟。

一、博大的师爱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前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构建和谐的班级,用爱去关注每一位学生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老师用爱心培育学生,学生被爱浸润也开始关爱他人,班级管理工作便会水到渠成、蒸蒸日上。十几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作为教师,我们要关爱每一名学生 。因为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

二、良好的班级环境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催化剂

个人的聪明智慧,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是成功重要的条件,然而良好的环境更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充分发挥外部环境的合力时,也要优化内部学习环境。教室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的好差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可以把教室建设成能让学生自由发挥能力的软环境,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如“学习园地”让学生自己分工合作设计、完成,定时更新,评比总结。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将教室布置得美丽、舒适,地面要保持干净,一点垃圾甚至尘埃都不能有;桌椅要摆得整整齐齐;墙上挂上合适的名人名句……这些工作很琐碎,但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班集体的良好环境才能得到保障。教室毕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学习成长和展现自我的天地。一个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的和谐教室环境,既能对学生起到陶冶情操和完善人格的作用,又能“润物细无声”地内化学生的自身修养,外化他们的语言行为。

三、友好、合作、互助的精神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保障

一个班级中学生与学生的和谐,主要靠彼此的“关心”来营造。孩子们都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怎样才能让几十几个天真烂漫的孩子象亲兄妹一样互助友爱、和谐快乐地生活呢?这的确有些困难。为了培养孩子集体生活的好习惯,我经常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主要目标是培养孩子懂得谦让、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好品质。通过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在榜样的熏陶感染下成长。我还布置学生去搜集有关助人的谚语格言,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等。慢慢地,孩子们懂得了爱别人,懂得了与人和谐的相处。

一个和谐的有创造性友好集体,不仅学生要友好、合作、互助,教师也应该热爱学生,做到诲人不倦。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树立“孺子可教”的思想,把他们看作是可以塑造的,绝不可视后进生为不可救药者。更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长处,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象勘探队员那样,从后进生身上发现其深处的宝藏。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既关心“金凤凰”,更要关心“丑小鸭”。只有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才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相互关心帮助。

四、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構建和谐班集体的内在动力

民主管理是和谐班级的基础。从制度制订到活动开展,教师都不应居高临下地充当命令的发布者,应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要了解学生,确立学生主人翁的地位。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主动接近学生,明确自己的身份是学生的服务者、学习的引导者和兴趣的激发者。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行为的主体,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一被激发,他们就会自觉地要求学习,自然地要求上进,能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展示,变“要我学”為“我要学”。教师应该像母亲对待孩子那样,从积极爱护的态度去了解和教育学生,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在多数老师的眼中,师生相遇是学生问老师才是礼貌的,我却不是这样认为,在我心里,师生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先问谁的问题。在我和学生相遇时,我都主动向学生问好,这一小而平淡的举动在班级中激起千层浪花。只要老师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热情,以诚相待,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就是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

五、适当的教育契机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润滑剂

教育是一种隐形的、综合渗透思想甘露的艺术。应该说,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崇拜,有着渴望获得老师肯定的强烈的心理需要,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我们能关注学生的心理、考虑学生的感受、抓住教育的契机,那么,我们就能让思想的甘露渗进学生的心田。巧妙化解同学间或师生间的猜疑、积怨,从而使整个班级走向和谐、发展……而这一切,把握教育的时机是关键。

总之,和谐的社会少不了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教育离不开和谐的校园,和谐的校园更离不开和谐的班级。农村学校的和谐班级,需要“博大的师爱”“良好的班级环境”“友好、合作、互助的集体精神”“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适当的教育契机”来构建。

猜你喜欢

班集体后进生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浅谈转变“后进生”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温暖的班集体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