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2017-10-21乔云鹏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课堂教学

乔云鹏

素质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思维和精神活动,注重开发学生潜在智能为根本目標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课堂还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关系的重要场所,这种关系包括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相融与排斥、竞争与合作等,涉及社會情感的各个方面。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创新教育,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从而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现将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陈述如下,以期共同探讨。

一、优化教学组织,启迪学生思维

大量的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最合适的学习形式应是启发式、开放式、课堂讨论式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成为一种对话,而不是灌输,师生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智慧与心灵的交流;教师着重挖掘数学自身规律,用于启迪学生思维,使教学富于情趣,富于激励性;在这样的课堂上,洋溢着宽松和谐、探索进取、求实创新的气氛,激荡着不同见解的质疑争论、多端信息的传输反馈,学生在“知识市场”上潜心汲取、交流见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较深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的训练;精心安排解题教学,为学生安排更多的动眼、动口、动手、动脑、观察归纳、实践操作的机会,重视思维过程的揭示,在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要按布卢姆的科学目标分类方法,依不同的难度、抽象程度和效用,对概念、法则、公式、命题,提出不同层次(了解、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学习要求;要自觉遵循数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观点,促进学生重要数学观念和初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尽早发生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与责任感,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重视反馈控制,提高数学素养

1.反馈控制必须及时

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出现偏差,教师必须及时进行跟踪、纠偏,否则,错误的有效惯性会造成今后学习的更大障碍,以致积重难返。

2.反馈控制必须把握适度性原则

教师发出知识信息后要密切观察、体会学生的神情与反应,及时收集反馈,若信息输出量过多过难,则会造成“矫枉过正”的负效应,信息输出量过少过易,则会产生“课堂疲软”的厌倦心理。教师要精心备课,准备多套教学预案,课堂上,要以静制动、洞察其变、随机应变,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度与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3.反馈控制必须有一定的超前性

教师要预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透析错因,通过设疑、提示、针对性练习、重复强调等手段,及时发出信息,把学生头脑中正在孕育的错误消除在萌芽状态,这有利于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思维过程中的缺陷,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增强自控能力,改进学习方法的科学性,完善自己的思维品质,提高数学素养。

此外,在每节课的安排上,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给予反馈也需要更加仔细的推敲,教师反馈形式可因课程的不同而变化。

三、改善课堂管理,创设情感环境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鼓励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合作和参与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管理行为应视作教学作用的中心,是课堂教学目的和任务取得成效所不可或缺的。

具体到课堂教学,从铃响的那一刻起,教师就应立即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以精神饱满、情绪高昂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表情亲切而不过分随意,严肃而不过分紧张,营造一个既宽松又严谨、既舒适又紧张的课堂气氛;活而不乱、静而不僵、宽严有度、动静自然、积极而不消极、主动而非被动的学习氛围;教学应趣味盎然,生机勃勃。教师要举止从容、端庄大方、精力充沛、健康乐观;在教学语言、手势、站立、行走上要运用科学、处理得体。教师语言应严谨规范、形象生动、清晰明快、富有情趣、幽默,要善于揭示矛盾,用数学魅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要把对学生真诚的期望,有意识地通过各种形态微妙地传递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学生不良行为的影响,如何妥善处理不仅个性等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还反映出教师的管理能力和素质修养。我认为较好的做法应是在继续授课的同时目视对方,或走进他,还可以作出动作(如把一个手指按在嘴唇上等),让他自行停止这种行为。如果不良行为还继续,教师可以批评,但批评应力戒苛刻而大动感情的斥责,更不能辱骂,批评应清楚而肯定(何人何事)而不应粗鲁和威胁,同时应强调指出,教师期待的是积极向上的行为而不是消极不良的行为。教师的批评还应尽量避免产生“波浪效应”,过于严厉的反应,会使学生失去对老师的尊敬产生不满和畏惧,而不能有效地在班里学习。

从事教育职业意味着要敢于面对新的挑战,勇于承受内心焦虑的考验,充满危机感和使命感。新世纪数学素质教育的号角已经吹响,它要求数学教师应努力做好观念、知识、能力的更新。要敢于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先进的教学观、数学观和学生观,要以饱满的热情主动投身课程改革,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深刻内涵。教师要加强学习,博览群书,刻苦自励,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新的了解,同时必须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不仅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改封闭式的教学为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教师的思维能力要更新,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还要熟练掌握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数学课堂教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