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课堂中怎样有效地进行技能迁移

2017-10-21崔秀梅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比热容笔尖浮力

崔秀梅

打造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有效课堂体现在学生深入文本,解读文本,在交流中产生疑惑和问题,在课堂训练中有基本知识的巩固,有技能生成及迁移的过程体验,有归纳延伸的深化和升华,情感与价值观的体现。

技能迁移作为课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所学知识以题的形式进行训练,能否理解所学,形成方法与规律的过程,是有效课堂的标志,是综合训练高效课堂的基石。在物理课堂中怎样有效地进行技能迁移呢?

一、对迁移的题目设计要全,忌过简单,忌过深奥

技能迁移是来考察学生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形成一定的解题规律和方法,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启发性。比如,在复习《压强》一章时的设计。

1.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 )A.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 B.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

C.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滑 D.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2.如图所示用两手食指同时按压铅笔的两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尖对手指的作用力大于笔尾对手指的作用力

B.笔尖对手指的压强大于笔尾对手指的压强

C.笔尖对手指的压力大于手指对笔尖的压力

D.笔尖对手指的压强大于手指对笔尖的压强

3.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

(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则( )A.pA>pB B.pA

4.如圖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

5.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如图所示,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二、迁移的题目设计要循序渐进

训练目的是要学生形成技能从而可以举一反三,对于物理量比较多的计算题,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我们把题目重新编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题规律,归纳方法,效果显著。例如,在浮力计算习题课的设计。

1.把一个石块放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排出水重98N,把块捞出擦干在放入一个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排出酒精重78.4N。石块在水中和酒精中各受浮力多少N?(F浮=G排 )

2.现有一艘游艇,坐满人时排水量是2600kg,该游艇坐满人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F浮=G排=m排g )

3.一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是1m3,求此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 =ρ液gV排 )

4.体积是50m3的氢气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的浮力是多大?(F浮=G排=ρ气gV排 )

通过对题目的训练,既加深了对阿基米德原理的认识与理解,又巩固了计算。

三、技能遷移的题目带有对比性

为理解密度、比热容、电阻三个特性和质量,物体的属性的区别,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技能迁移题目。

1.对于密度公式ρ=m/V,理解正确的是 ( )

A.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 B.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成反比。C.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2.对于比热容公式c=Q吸/m△t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热越多,比热容越大 B.升高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C.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吸热多少,升高温度的多少,质量大小无关

3.对于电阻的公式R=U/I,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B.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C.电阻大小与电压、电流大小无关 D.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四、技能迁移的题目设计要兼顾全体,重视差异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与训练的全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因此设计问题时要有一定的层次,在交流环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并分析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既提高优生,又带动后进生,做到共同提高。

五、对技能迁移的训练和小组交流要明确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标注关键词,联系所学正确的去解决问题。在交流时生生要参与,小组长有明确的分工,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同时,注意归纳方法和规律。小组长要进行评价,并解决组内生成的新问题,记录疑难等待提问,技能迁移的生发点就在于此。教师在巡视时规范学生的做题习惯,引领做题速度,点拨学困生。参与小组交流,点拨学困组,及时二次备课增减预设。

六、在交流展示环节给学生思考空间,内化方法,进行情感的升华

为使提问发挥最大的效益,让学生提出问题时,给其他学生思考的空间,然后再竞争抢答,避免因过早叫某个学生而让其他同学感到回答无望或因不需自己回答而不去思考,影响思维积极性;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结合学科特点,要与学生有情感上的引领。如《物体的浮与沉》的设计。

1.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制造的现代化“鱼鹰一号”深潜器(原理与潜水艇相同),它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 来实现的;深潜器在水面下下潜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鱼肚内有鳔(即鱼泡),当鳔内充满空气时,鱼的体积 ,因而鱼排开水的体积变 ,鱼受到的浮力变 ,当浮力 鱼所受的重力时,鱼就上浮,这与潜水艇上浮的原理 .

对比学习,深潜器与鱼改变上浮的方式有什么的不同,引领学生认识到物体浮沉条件在科学和生产生活中应用,并激发爱国主义的激情和科技强国的思想。

七、积极及时评价

让各类不同层次的学生体会到答题的成就感,学习物理课的兴趣将会一直维持,上课态度认真了,理解力增强,成绩自然上升。

技能迁移是连接知识梳理和综合训练的纽带,唯有将知识系统化、理解化,才能在技能迁移过程中进行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概括和归纳化。才能够打造有效课堂,为高效课堂的综合训练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比热容笔尖浮力
笔尖上的艺术
寻找笔尖上的少年
小荷露笔尖 泼墨弄丹青
深度思维:物质的比热容概念教学例析
解读比热容
第十章浮力
探秘浮力
神奇的浮力
比热容考点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