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健员、营养员、保育员三位一体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实践研究

2017-10-21徐瑞婷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保育员营养习惯

徐瑞婷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教育部下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幼儿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重视给幼儿吃的好,却轻视进餐习惯的培养。幼儿在家进餐往往是成人喂食,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幼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长此以往,将造成幼儿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营养不良症状,危害着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发展。由此可见,保健员、营养员、保育员三位一体,共同合作,如何正确地引导、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需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目标

1.根据幼儿在家及在园进餐表现的调查研究,寻找幼儿在进餐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幼儿不良进餐习惯形成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总结保健员、营养员、保育员三位一体互相配合、共同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各种方法和途径,形成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

3.积累保健员、营养员、保育员相关的营养健康知识、技能,提升她们的专业能力。

三、研究结果

(一)寻找幼儿在进餐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 生理原因

部分幼儿在胎儿期营养怒族或其他原因导致先天的体弱多病,身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幼儿本身抵抗能力比较差,常常出现呼吸系统、腹泻、肠胃不适等疾病,这些容易造成幼儿的食欲不振。另外体弱的幼儿肠胃蠕动速度相对比其他幼儿缓慢,胃内排空时间较长,长久会食欲减退。

2.饮食不当

当前幼儿食品玲琅满目,层出不穷,加上现在的幼儿家庭环境优越,家长处于对孩子的疼爱,对于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导致幼儿无节制地吃一些零食和垃圾食品,如过多地吃巧克力、果冻、薯片等等,碰到正餐幼儿反而就没有食欲了。

3.家庭教育

个别家长在潜移默化中也让幼儿养成了挑食的换习惯,家长在进餐时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面对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干脆不放在饭桌上,菜肴搭配过于简单。长此以往,幼儿会跟从父母,只吃父母喜欢的提供的食物,当在幼儿园看到不一样的食物,不认识也就不吃了。

(二)保健员、营养员、保育员三位一体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策略和途径

1.保健员

(1)通过对营养员科学安排幼儿膳食的理论、实践指导,提高营养员科学制定幼儿食谱的专业能力

保健员、营养员定期召开伙管会,就最近幼儿园的食谱听取伙管会中家长代表的意见,及时合理调整食谱。其次保健员根据妇幼保健所的指导要求,针对营养价值高、有益于幼儿生长的食物对营养员进行培训。第三保健员及时提供给营养员一些姐妹园中深受幼儿欢迎的食谱,加以借鉴。保健员和营养员在制定每周食谱时共同研讨,既要考虑科学卫生、营养均衡,同时还要考虑幼儿的喜好。保健员在对营养员科学安排幼儿膳食的理论、实践指导过程中,帮助营养员掌握幼儿营养食谱制定的原则,提高营养员科学制定幼儿食谱的专业能力。

(2)通过对保育员餐前准备、餐中指导等规范操作环节的理论、实践指导,帮助保育员掌握午餐管理中各项护理技能

保健员为了让保育员在思想上重视餐前清洁、消毒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保健员利用双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指导保育员了解在幼儿进餐时的工作职责,如餐前准备,规范分餐,餐后收拾餐具,餐后环境整洁等;同时组织保育员进行现场研讨分析,并对餐前清洁消毒、物品摆放位置;午餐分发、保育员的合理站位、餐点的观察与护理要点等方面进行点评。保健员通过对保育员餐前准备、餐中指导等规范操作环节的理论、实践指导,使保育员对幼儿餐点护理的保育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实践中掌握午餐管理中规范操作的原则以及各项护理技能。

2.營养员

通过对幼儿进餐过程中的巡视,提高自身烹饪幼儿膳食的专业能力。每天在幼儿用餐时,营养员深入大中小每个年龄段班级内,对幼儿的进餐情况进行巡视。营养员提供给班级老师《幼儿一周食谱反馈表》,请班级老师及时反馈幼儿的进餐信息,根据食谱反馈表,及时进行汇总,在营养搭配合理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食谱的搭配。同时在进班巡视幼儿用餐的过程中,观察幼儿对烹饪方法的喜好,针对幼儿的喜好,尝试老菜新做、新菜巧做、一菜多味、家常改良,尝试煎、煮、烤、炒等各种烹饪方法,努力提高烹饪技能。

3.保育员

(1)通过进餐教育教学活动,使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纠正幼儿偏食挑食

幼儿对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直接感性的經验。保育员每月组织一次进餐教育教学活动,与幼儿分享有关进餐中食物营养、习惯培养等方面的故事和儿歌,帮助幼儿了解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的相关知识,学习正确的进餐方法。

(2)通过对个别幼儿进餐情况的案例记录,纠正幼儿不良的进餐行为,形成个别化的指导策略

4.榜样示范法

根据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保育员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及时表扬班级中进餐习惯好的幼儿,帮助幼儿树立榜样,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积极的情绪感染他们,激起幼儿主动进餐的愿望,使一些爱挑食的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5.语言鼓励法

语言鼓励好似一种精神营养,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催化剂。鼓励性语言能促进幼儿良好进餐行为的形成,激发幼儿的进餐愿望,从而形成不挑食、偏食的良好进餐行为习惯。

三大员积极利用幼儿园网站“食谱推荐”“温馨提示”栏目、家长接待日活动、营养知识家长讲座等途径向家长宣传科学喂养和平衡膳食的知识,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并经常利用家长接送时的交谈、微信交流等其他各种方式交流幼儿在幼儿园和在家时的进餐情况,对幼儿进餐时表现给予及时的关注,并针对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进餐情况给家长一些适时、适当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积极有效的家园合作来贯彻教育的一致性,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猜你喜欢

保育员营养习惯
习惯
漳州市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探究
上课好习惯
推动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探索
好习惯
眼睛需要营养吗
蔬菜与营养
蔬菜与营养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营养?!
德国汉堡市将增加幼儿园保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