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

2017-10-21伍恒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骨干教师校本

伍恒

校本教研是一种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通过一定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把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它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保障,是学校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目前,校本教研在我国中小学中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地方的学校已经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许多农村小学,在具体的校本教研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当前农村小学校本教研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农村小学教师工作负担重,教师教研意识淡薄

目前,影响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阻力主要是教师的负担过重。农村教师每天处于繁忙的教学活动中,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也没有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师往往重视教学而忽视教研,教研行为多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从事教研的主动性不强,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和参与程度不高。有的教师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关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致使缺乏研究能力。

2.同伴互助难以实现

农村小学教师人数较少,同年级同学科常常只有一名教师。尤其是科任学科,当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难以获得同学科的互动和教师间的同伴互助,常常处于“独学而无友”的状态。

3.专业引领薄弱

从学校内部来看,一是缺乏必要的理论学习。二是教师极少机会外出学习交流。三是学校教研活动缺乏领头雁。从学校外部来看,由于农村小学地处偏僻,且比较分散,教研员去的次数比较少,教研员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不到位,对农村小学教师真正需要哪方面的指导,并未全面了解,尽管农村小学教师渴望了解新课程理念方面的知识,但当他们发现即使有了新课程理念,面对新教材,还是常常不知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他们特别需要既反映新课程理念,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的示范与指导,但往往却得不到操作技术层面的指导。

4.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单一,实效性不强

当前多数农村小学仍沿用传统的教研组织形式和研究模式,对校本教研缺乏设计、策划。校本教研的视野过于狭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还是过去常规式的听课、评课,上课没有专题问题,听课没有目的,评课流于形式。其实,校本教研的真正出发点是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重点是寻找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落脚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学校,研究的主体是教师,我们如果把这个大的方向都搞错了,机械重复式的活动再多,那也是劳而无功的。

二、农村小学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

(一)建立、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保障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

1.建立理论业务学习制度,增强全体教师的研究意识

学校要定期实行业务研修制度,选定切合教师需求的主题,进行集中学习、研讨,不断提高教师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完善学校教研活动制度,发挥教师集体智慧

要围绕重点专题研究,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沙龙、教学示范、课改经验交流活动、课题研究、课改成果展示活动等,并制度规范,为教师展示自身才华、共享研究成果创设良好平台。建立校本教研检查考核评估制度,对各组的教研活动情况每周要進行检查、督促,并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情况和质量纳入业务考评,保证校本教研规范化、经常化。

3.建立学校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在教学研究中取得成果的教研组和教师

建立有利于校本教研开展的制度,将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情况作为评价教研组、教师的重要内容,在年终考核时应予以兑现。对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及时予以奖励和表彰,在晋升和评优时优先推荐。

(二)充分发挥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校本教研的带头作用

作为学校领导,一定要选准选好骨干教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让他们满腔热忱的投人到学校校本教研中来。在骨干教师的带动下,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还应该逐步推及教学教研能力相对较弱的老师。比如通过传、帮、带,通过强、弱搭配校本教研小组等形式,让学校教学教研能力相對弱的老师也进人到校本教研的行列中来。农村小学尤其应注重对骨干教师的挖掘、培养。如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外出参观学习等,对他们进行一定的专业引领;同时还要发挥好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学校还应作好相应的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好每一个教师应有的作用,这样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才可能很好的开展起来。

(三)教研员要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引领

教研员应以解决学校实际问题和推进课程改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进和转变自己研究和指导的范式,更多地关注实践。把教研中心下移到学校,深入到教师校本教研的过程之中,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新课程为导向,通过提供咨询、平等对话、研究指导、理论引领等方式,与学科教师一道备课、听课、点评、研究、跟进指导,提前介入、全程参与教师的公开课研讨活动,使农村小学的每一次教研都让教师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与提高。

(四)构建校本教研网络以形成联动教研

农村教学资源比较缺乏,所以应该形成以城市窗口小学为龙头,以农村小学为主体的“窗口小学—农村小学”双向校本教研网络。校本教研网络要充分发挥窗口小学对对口农村小学的辐射作用,联动教研的方式可以为:窗口小学定期组织本校教师和农村小学教师开展教学对话与研讨活动,邀请农村小学教师到本校观摩座谈,也可让窗口小学的骨干教师送教到各对口农村小学等。

同时,要构建网络校本教研平台,形成群体互动研讨氛围。构建校本教研互动网络平台,群策群力,以真实问题为基点,帮助每一位教师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升校本教研品质。

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探讨农村小学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以促成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地区的顺利推行。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骨干教师校本
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教师作品
刘辉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