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一年级注重多学科协同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2017-10-21杜坚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杜坚

为了对国内外此领域相关研究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本课题组针对课题名称中的两个关键词“多学科协同”和“审题能力”在知网和万方网站上进行检索。结果发现同时满足这两个关键词的文献极少。关于“审题能力”的文献较多;而关于“多学科协同”的文献也非常有限。对“多学科协同”使用模糊检索后,找到几篇有关“跨学科教学”和“合作教学”等的文章。

一、相关概念解读

早在上个世纪,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就在其名著《怎样解题》中归纳总结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其中“弄清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骤,也就是审题。通过阅读文献,课题组的老师们发现对于“审题”的定义基本上一致,如“审题,顾名思义就是看题目,具体而言是指对题目进行周密的揣摩、审查以把握题意的活动。

对于“审题能力”能够给出明确界定的文献很少,如兰春寿在《对中学英语教师多项选择题审题能力的问卷调查及分析》一文中提到“中学英语教师的审题能力是指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所具有的对英语试题的审查和批判能力”。然而,大多数针对学生审题能力的研究虽然没有明确定义学生的审题能力,但均在研究中默认审题能力为“学生准确了解题目意图、接收题目传达信息的能力”,这也将是本研究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定义。

把“多学科协同”作为关键词检索到的文献不多,在《多学科协同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文中见到作者姜广艳对于“多学科协同教学”一词的解释,即在围绕一个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加入其他学科教师,使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学形式更加丰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本课题提到的“多学科协同”与以上提法不同。因为本课题强调的是在同一年级的日常教学中,不同学科的任课教师在各自的课堂上,帮助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审题能力,促进学生解题效果,提高考试成绩,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高考的总分成绩。

二、学生常见的审题问题及主要原因

学生在各科的审题问题归结起来,不外乎看不懂题,读错字,读漏字,造成曲解题目意思甚至理解上与题目截然相反。究其原因,有老师将其归纳为五点: 一是不能静心读题、盲目做题;二是惧怕读题、尤其是信息较多的题,一看就晕以至于胡乱答题;三是读题抓不到要领,不能有效筛选信息,更发现不了隐含信息;四是带着思维定势读题、越是看似熟悉的题越容易出错;五是不能有效进行信息转换,不能将文字或图像信息有效结合。

三、提升學生审题能力的方法

在近年来的一些研究中,不同的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的教学实际,提出了不同的提升学生审题能力的方法,这些都值得本研究借鉴参考。如高景伟、田源以地理学科为例,从审题意识、审题训练、审题过程、知识联系的角度,对提升学生地理审题能力提出了建议。蒲纯则以化学学科为例,将学生的审题拆分为审题型、审关键词、审方法、审错题四个步骤,找出了每个步骤的关键。

四、正确审题的意义

对于审题的重要意义,老师们都有共识。学生在做题时,审题是最基础的一步。审题错误的结果只能是功亏一篑,浪费时间。解题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而解题所需要的信息必须依靠解题者通过审题来获得。审题实际上是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也是学生學科素质和能力的一种体现。另外,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其作用并不局限于提高做题的正确率、进而获得更高分数,我们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优秀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将会使学生受用终身。

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已经摸索出很多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审题时要找出关键词,思考命题意图,思考解题思路方法等等。通过训练,要达到快速审题、准确答题的目的。

总之,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学生做对题目的基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在教给学生审题方法的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的正确率,取得理想的成绩。

五、已有研究成果对本研究的启示

已有研究已从多个方面论证了学生审题能力不足的原因、危害,以及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的方法,其中的诸多结论都对我们的研究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丰富了我们的理论基础。同时,已有研究也提醒我们,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情的学生,其审题方面面临的问题与提升其能力的方法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做好以自己的学生以研究对象,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历程中去,去发现去感知他们在审题过程中的难处,从他们的角度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另外,目前已有的对“多学科协同”的研究虽然不多,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成功的范例,各学科合作教学往往能够事半功倍。然而,在具体到如何协同,怎样合作时,因面临的问题不同,出现了不同的合作方式。我们认为,在工作的配合机制上,我们应力争做到有结构、有计划的配合,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从多角度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我们认为,高中学生的审题能力并非二维的平面,由不同学科的审题能力简单的拼接而成,而是一个三维的,有结构的整体,其中包含不同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影响的。因此,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需要各学科的联动合作,每一个学科都服务于整体,每一位教师的努力都能作用于学生的整个学习与考试的历程,这也是本选题“多学科协同”的意义所在。

最后,我们还应强调,本课题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提升学生的高考成绩。但本课题的意义并不止于此,我们深知短视的教育并非有益的教育,我们希望当学生走入社会时,我们所培养的审题能力能够更好的帮助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对本校“充分发挥学生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有力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