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2017-10-21张晓静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课堂

张晓静

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和落实,在国家提倡基础教育要减负的前提下,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并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所遵循的基本理念,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也已成大势所趋。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艺术》中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目前这种以老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更影响了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推行。

为了适应当今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从根本上改革灌输式的、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应如何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呢?

一、提前设计好课前任务

(一)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深浅、层次和结构关系到学习效果,对教学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等功能,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使课堂达到高效,突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二)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到底对什么感兴趣,想学什么,能学什么,这是实现高效课堂最重要的一环。只有我们教师以一颗真诚的心去了解学生,从学生的特点、特长、优势出发,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并重视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的给予学生鼓励和赞美,学生才能在增强自我自信心的同时,积极地发挥课堂的主体性作用。

(三)課前课上紧密衔接,把学生课前任务作为课上教学任务的抓手

著名教授苏步青曾说过“如果你用一份力量备课,两份力量上课,你就用三份力量批改作业。反之如果你用三份力量备课,两份力量上課,你就可以只用一份力量批改作业”。 所以,课前任务的设置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加强教师对课堂的预见性的同时,还要保证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很好的组织引导学生,并以此来促进学生优质高效地学习知识。

(四)允许学生犯错,并鼓励学生敢于挑战自我

“最好的奖励不是变简单,而是充满挑战”,要想成为有效教师,高效地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任何时候对待学生的错误都要宽容,要敢于放开学生去组织和发挥,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不断挑战自我,从而尽早自己发现成功所必须的条件。

二、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形式

(一)提问

设计问题应做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注重趣味性;利于思考,富于启迪,注重启发性;强化“双基”,突出重难点,注重导向性;铺设“阶梯”,逐步深入,注重层次性;强化思维,求异创新,注重创新性。

(二)头脑风暴

教师在提出讨论问题后,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思考并将内容记录下来,在可以展示的地方反复筛选与整合。

(三)三分钟纸上陈述,成对交流分享

让学生在三分钟内说明事件或阐述观点,并寻找课堂搭档,寻求问题解法,成对交流分享,以此来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四)无记分测验

教师制定不具有威胁的学习目标,进行无记分测验,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五)角色扮演

通过学生对文本中某个情景中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学科知识向生活渗透,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三、采用辅助技巧,以达到高效

(一)提问

想要在课堂上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维,那就需要一定的提问技巧。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采用漏斗式、试探性、引导性、反问式提问,围绕问题开展些有趣的活动,如设置一些思维游戏,让学生自己想问题问别人,同时还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积极鼓励学生鼓励发言,注意不要过分强调标准答案。

(二)倾听

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听,而是用全部心身投入到说话者的话语情境中,只有我们拿出真诚,谦和平等的耐心倾听,才能理解学生言语信息的意义,又能理解学生手势、体态、表情、眼神等非言语信息的含义。

(三)回应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学会智慧的回应学生,在学生陈述观点的时候,尽可能地保持沉默,不去打断学生发言,在适当的时间给予适当的回应。

(四)观察指导,适时干预

在学生展示及点评过程中,常常存在关键节点上的忽视和疑惑。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并对学生思维及知识的关键节点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引,以期取得必要过程的突破和结果的实现。

(五)鼓励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激励性语言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法,更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教育方式之一。老师的表扬和赞美,能使学生进入一种豁然开朗、积极向上的状态,并最终化作积极行为的结果。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成绩等作出客观的评价,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深入贯彻高效课堂采用的新理念,才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灌输——接受”的基本模式,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高效地发挥课堂教学与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

著名教师李镇西曾经说过,教师“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所以,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不断地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