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017-10-21莫名年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校园文化校园

莫名年

养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一系列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和非智力的培养。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进行能力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文化,是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学校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等都是校园文化的表现范畴。

1.美化校园环境

学校环境优美整洁,师生的荣誉感就强,学校的凝聚力就大,这就是校园文化的魅力。为了创设这样一种的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几年来我校化大力气美化、绿化校园,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为最美丽的地方,为学生创造一个清新怡人的自然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环境的育人作用。我校地处八尺江边,学生踏进校门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树青草绿,环境幽美。校训、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升旗台.足球场.....学校的设施比较完备:实验室、音乐室、队室、广播室、图书室……学校还尽可能地为学生开辟活动天地。精心布置校园,努力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会“说话”。在教学楼的楼梯口都设有镜子,每位同学到校时先看看仪表是否端庄;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挂名人画像、学生书画作品。

2.优化班级环境

良好的班集体犹如一个大熔炉,能把生鐵炼成钢。因此,重视每个教室的布置,做好班级文化的建设有队角、好人好事栏、行为规范栏、图书栏等等。充分利用教室的四周,教育学生,随时随刻让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

3.美化学生寝室

我校现有1089人,其中住校生902人,分住在三栋学生宿舍里,由7位生活指导师负责学生的生活。为了感化学生,在学生的宿舍四周贴上文明标语,如:被辱整齐、讲文明、讲礼貌、团结同学、按时就寝……这样有利于学生日常行为的培养。

4.和谐人际关系

校园人际是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的。大家互相理解、团结协助、平等相处,能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近几年来,我校教师转变了“育人”观,热爱学生,相信学生,“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开发学生的潜能,师生关系十分融洽。

二、运用多种手段,唤醒学生的养成意识

1.说理教育

知、情、意、行是道德教育界的四个重要层次,而“知”是最基本的。任何一种道德现象,只有当学生对它产生了正确的认识后,才有可能内化为情感和思想,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因此,当对学生提出一种行为习惯的要求时教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如今,学生身边的零用钱较多,有此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些钱,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如有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吃许多零食。教师可帮助他统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并建议他用同等的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或学习用品。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不乱吃零食的意义,从而很乐意地、主动地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形成良好地习惯。

2.分层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有重点地分层次进行。七年级学生,通过各种竞赛,通过得小五角星,初步养成。八年级学生,利用天天行为规范,形成自律。九年级学生,利用荣誉,增强自身使命感。

3.仪式教育

小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当引起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会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如小学生刚入队时,站在队旗宣誓,那庄严隆重的入队议式,会令每一个儿童回味无穷。这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我们已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我们应怎样做?”

4.榜样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能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根据这一特点,教师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树立学身边的典型,从身边的人学起,树立榜样的作用,在学生心中都留下了深刻和印象。教师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

三、豐富活动内容形式,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

1.学科渗透

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强调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做到“在全部教学活到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我们学校的各科教师也是按《纲要》中提出的去做的。一是重视每天的“晨间教育”。晨间教育是在每天早操结束后的三、五分钟内进行的。教师对前几天的班级情况小结,进行表扬批评;或是讲个故事、或是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体会。二是重视每周一次的班队活动和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班队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学生的喜爱。思想品德本身是一本教材,里面有许多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容,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可以得到较好的成效。

2.寓教于乐

(1)讲故事,明道理

许多传统美德故事代代相传,众口皆碑,学生也爱听。教师可利用图书室中的各类日常行为规范、传统美德之类的书籍,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比赛。同时对学生中出现的个别问题,也可以通过讲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启迪。

(2)设情境,辨是非

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思动态,总结教育行失,教师应十分重视信息反馈工作,创设各种情境,对学生进行测试、教育,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小学生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化,使每位学生明确,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话应该说,哪些话不应该说。实际上是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定出方圆让学生养成规矩。在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每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能只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校园文化校园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