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农村中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7-10-21赵宝洧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思想品德中学生

赵宝洧

一、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过去不同

当代学生基本上都是零零后, 他们的观念早已和我们的迥然不同。他们是最幸福的一代,但是他们也面临着诸多压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1)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淡薄, 自律能力较差

受社会功利主义影响, 当代中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淡薄, 对个人、家庭、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知之甚少,或知而不行,不遵守公共秩序和安全, 随意破坏环境, 缺乏社会责任感,凡事过于依赖别人,他律情况好,自律情况差;缺乏诚信,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化,校园交往平淡疏离,社会交往趋于功利化。

(2)价值观、人生观模糊不清, 是非、善恶、美丑不明

部分中学生个人主义表现较为突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盛行, 有些中学生受到社会上不良文化传播的影响, 混淆了虚拟与现实、是与非、善与恶的界限, 缺乏必要的理想、信念, 漠视生命, 暴力倾向严重, 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明显出现了错位。

(3)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丢失

当代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呈膨胀趋势,追求生活目标呈世俗化和功利化倾向,有些学生不顾家庭实际困难,讲究吃穿享受,盲目攀比,给家庭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有的没有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概念。在外,利益发生冲突时,维护个人利益,勇字当先,完全不顾社会公德和他人利益;在家,不体谅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完全依赖父母。勤劳、节俭、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精华部分正在这一代青少年学生中慢慢的流失、消散。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家庭环境问题

一部分农村家庭为了解决了温饱问题,外出打工,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教育,而且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以及对教育缺乏正確理解、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的缺乏也是影响孩子思想健康的重要原因。

在农村,一部分家庭随着的收入增加,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就会对孩子过分宠爱,所以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势必会使孩子形成偏执、自私、冷漠或急躁、脆弱等心理和性格。还有部分失去单亲、双亲的孩子,性格顽劣古怪,胆小自卑。有些家长本身就有思想品德问题,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家庭教育的欠缺或错误,极容易使子女产生道德错觉,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构成冲击。

(2)学校教育问题

学校普遍重智育轻德育,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一些教师把精力放在“尖子生”身上而放松对“差生”的关爱和转化工作,甚至会把“差生”当作影响升学率的包袱加以歧视,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初中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没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一些“后进生”对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听不进、学不懂,于是产生升学无望而厌学、辍学。

另外许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心理健康教育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并且,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化的倾向非常严重。表现在不能正确区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界限,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了一种思想政治工作,以致于在工作開展中移植、套用以往德育的方法和手段。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陷入机械灌输和说教的境地,缺乏应有的策略和功效。

(3)社会影响

现代社会的各种新鲜事物、新生事物以及各种诱惑如海潮般向学生涌来,由于年少,他们看不到社会发展的主流,又无力取舍,那些浮躁表面的东西冲击了他们的思想和心灵,使他们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其非智力因素受到了严重影响。如青少年沉湎于网络中, 混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浸泡又怎能静得了心去走进课堂呢?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建议

(1)学校

我们应该在创建学校环境的同时,下力气去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等软环境,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校给他们带来的无穷快乐。同时强化思想品德教育氛围, 努力做到“ 环境育人”。要充分利用学校特点, 整合教育资源, 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利用学校各类宣传工具,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优化学校育人的人文环境。以良好的校园育人资源和文化环境,推动农村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2)老师

广大教师切实要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人为本, 以探究的、互动的、研究性的学习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亲身体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和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广大教师应多注重人性化、情感化、多样化,重视习惯的养成,潜移默化地达到育人的目的。广大农村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反思教学实践、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转变和更新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环境。

(3)教育内容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认识,使广大青少年能明辨是非,自觉践行社会公德。丰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内容上,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要求去规范中学生,逐步培养他们的荣辱观和爱国精神、团结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方式方法上,力求做到方法多样,形式活泼,不拘一格,已取得实效为佳。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他们思想品德好坏,关系到祖国的荣辱、民族的兴衰的大问题。思想道德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环节紧密协作, 密切配合。家庭、学校、社会要齐抓共管,共同参与,人人关注,充分发挥整个社会的整和功能,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确定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优化社会育人环境,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以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思想品德中学生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