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
2017-10-21张娟娟
张娟娟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新课改,小学生健康课也分为了三大部分,其中就包括心理健康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老师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抓住学生心理变化特点,在每个时期,能够给予学生重要的指导意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接班人。
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要求全面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全面结合起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
一、培养小学生积极情感观念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生活在许多大人的温暖怀抱中,真是放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多数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关心、体贴他人。她们所拥有的情感体验太单一,对周围事物缺乏欣赏。通过教学活动多种形式,培养小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发展他们的美感。培养高尚的品质,无时无刻都在教育。拥有积极情感,孩子们生活、学习会更急愉快。
二、培养小学生调节情绪的能力
情绪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做事和情绪关系很重要,同样一件事,拥有积极情绪去完成会事倍功半。心情愉悦是最有益于健康的情绪,快乐能使人在紧张中得到松弛,产生满意感和满足感,对外界产生亲切感,使人更容易与人相处。学生在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会感到思维活跃,记忆敏捷,学习效率高。教师要让小学生保持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各种活动都倾注热情,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小学生还要培养自己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从中获得快乐。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教会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肯定自己,做到不卑不亢。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情绪,感受积极的情绪,了解情绪可以自我调节,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用积极情绪面多生活,学习。
三、培养小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发挥创造力。教师起引导的作用,而不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尽情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她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给予足够的空间,就能还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建立和谐、平等教学环境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对老师的作用作了精辟阐述,他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他表达了三点意思:第一,老师的第一要务是“传道”。第二,就是“授业”。第三,就是“解惑”。韩愈所提出的教师的三点职能已经被历史证明时正确的,并且沿用至今。也正是韩愈的这一论述,才把老师的职能从初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也让更多的人崇敬教师这个职业。从韩愈所说的教师的职能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老师是要受到尊重,但不能因为这点,就觉得自己应该高高在上,说的所有话,学生只能接受、听从,不能有不同意见。这样的教师就会和学生有隔阂,不能完全走进学生,就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就谈不上培养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了。师生之间应该平等相待。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的学生才能正好适应社会环境,更好与他人相处,更好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并将习得的智力与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由于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智力与能力的作用,就会产生成就感。由于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乐学感,如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小学阶段是人生长发育初期,这一时期生理发育很快,而心理则几乎从零开始,尽管孩子入学前受到家庭的一些影响,但是这与学校教育阶段相比,则显得微乎其微,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一个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品质、人格、兴趣爱好及各种技能等都将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我们只有从小抓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接纳自我,具有独立的生活、学习能力,拥有积极的情绪,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接受现实,承受挫折,运用合理方式面对困难。真正做到健康、快樂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