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生态德育,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2017-10-21叶少丽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诗歌德育环境

叶少丽

生态,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自然生存发展状态,“生态德育”,简而言之,生活就是德育,是以人本为核心,以学生的人生发展为目标,整合学习、生活、社会等相关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资源,通过一系列的影响,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心境和谐共生,获得最优化发展的一种德育方式,是以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亲身体验,呵护学生的心灵成长为前提,让学生体验到关爱他人的愉悦,规划未来的快乐,张扬自我的幸福的一种自然教育环境。

我们营造的生态德育追求学生与自然、学生与校园文化、学生与家庭的和谐统一,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校园的文化熏陶,群体影响,榜样引领,实现自我调节,不教而教的良性健康发展。笔者浅谈就此所作的一些实践、体验。

一、超越文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品德》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学识礼仪教养和社会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创设优良的班级环境

“环境决定人的发展”。人的生存环境直接地影响着人的发展。不同生存环境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品质、品格个性,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努力建构一个民主、自主管理的集体,创设一个奋发进取、严格、高效的班级学习环境,和谐、温暖、全面发展的成长场所。

一个优秀的班级,必然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为人表率”。這必然对班主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她(他)得是个杂家,既要有博学多识的能力,还要有“十八般武艺”。

三、以诗育心,陶冶情操,营造诗意校园

我们发现,诗歌的启蒙与陶冶,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治学修身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诗是美的文学,儿童诗即童心与诗美的融合。我们素来重视诗歌的教育。编教材、入课程,事实证明,取得了重大的成效。美丽的环境,经典的校园文化,博学儒雅的师生,使学校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我们崇尚的“诗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诗歌教学”,二是指“诗歌教化”, 即关于诗歌道德教化功能的研究。我们既重视诗歌的教学,又重视诗歌的品格教化,以诗歌教化人心,让融会在经典诗文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健康的道德准则以及积极的人生信念,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①以诗育心,以诗立品

我们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熏陶,弘扬人类文明的“真、善、美”,既重视学生人文知识的积淀,更着重探讨如何通过丰富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从而奠定良好道德情操的基础。

②诗化环境,构建品格教育环境

借助校园文化景观、班级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行为意识。

③诗化课外活动

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依托本土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及乡土优秀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④探索以诗歌为载体的德育之路

构建“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依托社区、社会参与”的社会化大德育体系。

透过“诗教”这个载体,全方位地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领域,让“德育”抽象或理论性较强的原理、原则、规范,渗透到课堂及校园环境当中,化解到主题活动中去,生态式的,使学生喜闻乐见,让教育无处不在。

四、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我们的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期望值空前高涨的时代,出现了很多新的教育难题。在紧张的学习生活里,学生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交往适应障碍、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生理发育烦恼、亲子矛盾、社会环境适应困难、不良习惯等,这些心理问题反映出对少年儿童心理成长的冲击。

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全的意志,主动自觉地迎接困难,具有独立、果断、坚韧、勇敢的品质,开发潜在的智能,培养愉快的情绪,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心态并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心理素质。

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营造生态化的教育环境,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活动化,把课堂中的品德课及青春期的教育内容延伸到实践活动、班队活动中去,帮助学生学会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外回归到课内,达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让学生学会用健康的眼光审视生活,用美好的心灵点亮智慧,最终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我们主要从下面几方面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谈心式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及时矫正。

2.家校合育。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渠道,优化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良好的教育氛围,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3. 构建富有特色的心育环境。利用楼梯间、长廊、墙角、教室墙壁等开放空间,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通过诗句、儿歌、童谣、名言等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心理情感、意志品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青春期、健康人格等项目教育,创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提高了学生的行为意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每个学生成为“举止落落大方,谈吐斯文儒雅,行为彬彬有礼,品质善良,自信快乐”的人。

4.艺术促进,呼唤美好心灵。通过课堂、组建艺术兴趣小组,全面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追求美好、纯真、健康、向上的境界,营造成长的摇篮曲。

卢梭说:“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顺其天性,才可以使孩子们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基于此,作为关注儿童心灵培育与道德情感体验的品德学科教育,我们要不断根据学生的成长状况,立足实际,利用好孩子周边的教育资源,使教育贴近生活,贴近自然,努力构建生态德育,让孩子和谐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诗歌德育环境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