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铁矿选矿厂工艺扩能改造及生产实践
2017-10-21李跃武姚耿
李跃武 姚耿
摘要:通过对苍山铁矿现行流程的分析与考查,结合相关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经验,提出流程优化和设备改造的技术措施。最终破碎流程改造方案确定为三段一闭路加干选,新增一台中碎;磨选流程确定为湿式预选加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新增一台磨机和4台淘洗机。通过选矿厂扩能改造工程的实施和工业生产调试,选矿厂原矿处理能力由240万t/a提高到300万t/a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磁铁矿;流程考查;工艺改造;磁选
近年来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2015年至今国际铁矿石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运行。铁矿石价格的持续下跌给国内铁矿企业造成巨大压力,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甚至危及部分矿山的生存[1]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中钢集团苍山铁矿,以中钢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的“中钢矿业铁矿采选联合增产降耗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项目为中心,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通过对选矿厂扩能改造,实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思路。
1苍山铁矿矿石性质
1.1矿石多元素分析及铁物相分析
从原矿的物相分析和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其铁矿物均以磁性铁为主,其次是硅酸铁和碳酸铁,赤褐铁矿含量极少。
(1)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嵌布特性
该矿选矿工艺的目的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少量赤铁矿和极微量褐铁矿,碳酸铁主要赋存于含铁方解石,硅酸铁主要赋存于角闪石,两者约占全铁16.87%,这部分铁将随尾矿流失而影响铁的回收率。
铁矿石主要为层状构造,较少块状构造,后者主要见于围岩,另有少量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主要结构为条带状结构,其次为似斑状结构、粒状结构和包含结构,其它结构较少。
磁铁矿工艺粒度主要分布于0.01mm~0.05mm,分布率为46.01%,但在大于0.1毫米粒级中也分布有21.41%,粗细嵌布不均匀;主要脉石矿物角闪石和石英粒度略粗于铁矿物,在0.1mm以上分布率分别为46.80%和48.15%。
2 改造前工艺流程及主要选矿指标[2]
苍山铁矿设计处理原矿240万t/a,破碎流程为三段一闭路加干选,磨选工艺为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加湿式预选流程,选矿最终产品为铁精矿,精矿品位TFe65%,选矿综合金属回收率59.98%,精矿产率24.64%,总选矿比4.06,尾矿品位TFe14.18%,年产精矿59.12万t。改造器磨选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3 改造前选矿厂工艺设备处理能力考查与分析
3.1 破碎系统处理能力考查与分析
破碎预选系统按规定的取样规范在现场进行取样,主要破碎产品在每米皮带上所取的重量、取样时的皮带速度以及计算出的设备最大处理能力如表3所示。
由上表3可以看出,破碎系统能力的制约瓶颈为两台细碎,供矿系统原矿处理量为443.14t/h,换算为年处理原矿量为263.23万t/a。
3.2 磨矿系统处理能力考查与分析
为了考查磨选系统处理能力,按规定的取样规范在粗粒湿式预选机给矿皮带上进行取样,在每1米皮带上每次所取样品的重量如表4所示。
皮带输送量测定结果表明,粗粒湿式预选给矿皮带输送机的平均输送量为147.06t/h,换算为磨选系统单系列年粉矿处理能力为116.47万t/a,两个系列为232.94万t/a。
3.3系统处理能力考查结论
1 破碎系统
(1)重型振动给料机原矿处理量为288.82万t/a,实际生产运行时重振运行状态不佳,应对重型振动给料机进行更换。
(2)中碎圆锥破碎机原矿处理量为309.77万t/a,达到300万t/a原矿处理量,但富余量较小,扩能改造后没有进一步扩产的空间,应更换中碎圆锥破碎机。两台细碎圆锥破碎原矿处理量为263.23万t/a,不满足300万t/a原矿处理能力,应对细碎系统进行改造。
(3)圆振筛原矿处理量为276.52万t/a,不满足300万t/a原矿处理能力,根据厂房结构布置,筛分车间北侧尚有空间安装一台圆振筛,加装一台圆振筛后筛分系统处理原矿量为414.78万t/a,满足300万t/a原矿处理能力。
因此,供矿系统300万t/a扩能改造项目应对中细碎系统进行改造,且在筛分厂房加装一台原规格2WYA 2665双层圆振动筛,并对重型振动给料机进行改造或更换。
2 磨选系统
磨选系统流程考查结果表明,现有流程结构原矿处理量为258.82万t/a,不满足300万t/a处理能力要求,因应对磨选系统进行工艺优化及改造,建议增加一台MQY3254球磨机。
4 选矿厂工艺扩能改造
常规的碎磨流程为三段一闭路破碎加上两段或三段磨矿流程。该流程技术成熟可靠,属于通用的工艺流程,流程比较简单,实践经验多,如果采用进口设备,破碎最终产品-12mm中细级别-5mm含量在60%以上,大大降低了磨矿功耗。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次常规改造方案破碎系统采用1台HP500圆锥破碎机作为中碎,中碎HP500选择标准超粗腔型(STD EC),紧边给料口间隙335mm。原有的中碎CH660改变腔型后(CX改为F) 与另两台共同作细碎设备,改造后细碎为3台CH660圆锥破碎机,在筛分车间北侧加装一台原规格2WYA 2665双层圆振动筛。
磨矿系统新增一台MQY3254球磨机(装机功率800 kW)做二段磨矿,配套Φ500×6旋流器组;在二段磨矿选别系统引入淘洗磁选机。二次磁选精矿直接进入淘洗磁选机,去掉原有三次和浓缩磁选机。扩能改造后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
苍山铁矿选矿厂扩能改造調试完成后,选矿厂于2015年10月份满负荷生产运行,圆满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5 选矿厂扩能改造效果评价
5.1 扩能改造前后选矿厂处理能力对比
注:2014年上半年磨选系统小时处理能力为155.63t/h,较流程考查时的147.06t/h提高了5.5%,主要原因是2014年上半年选矿厂根据所实际情况对供矿振动筛筛网进行了调整,并对钢球级配进行了调整。
由表7可知:选矿厂扩能改造后供矿系统处理能力由2014年上半年的393.87t/h,提高到扩能改造后的552.74t/h,提高40.33%;磨选系统处理能力由2014年上半年的155.63t/h,提高到扩能改造后的195t/h,提高25.3%。
扩能改造完成后,供矿系统年处理原矿量为328.33万t/a,磨选系统年处理原矿量为343.2万t/a。达到300万t/a扩能改造要求。
5.2 扩能改造效益分析
注:2015年10月份由于选矿厂政策性限产,供矿系统作业率为57.37%,磨选系统作业率为73.2%,因此扩能改造后2015年10月份原矿处理量较低,仅为22.84万t。
由表8可知,扩能改造后选矿厂选矿成本由扩能改造前的98.39元/t降低至83.02元/t,每吨降低15.37元。扩能改造后选矿厂年产精矿73万吨,每年可节约选矿加工费1122.01万元。
6 扩能改造后问题及建议
(1)选矿厂扩能改造后出现一段磨机频繁涨肚,二段磨机“吃不饱”的问题,主要原因为一段球磨机循環负荷高,单位容积的小时通过量过大。建议在一段设置旋流器底流粗选作业,降低一段磨矿分级回路中不必要的负荷量,并缓解一段分级的反富集现象。
(2)二段旋流器分级效率底,底流夹细、夹精矿严重。建议将二段分级机改为多锥形旋流器,并增加二段磨机排矿淘洗磁选作业,有利于克服二段分级的反富集现象,可大大减少旋流器底流夹细、加精矿的问题,对于减少二段磨矿分级回路的不必要的负荷量、提高处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艳飞, 陈其慎, 于汶加,等. 2015-2040年全球铁矿石供需趋势分析[J]. 资源科学, 2015, 37(5):921-932.
[2]姚耿, 司不知, 刘彬. 全自动淘洗磁选机在中钢苍山铁矿的应用[J]. 现代矿业, 2015(6):192-193.
(作者单位:中钢集团山东矿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