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2017-10-21王兰芬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提高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

王兰芬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强调学生个体的的发展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培养小学生在合作、竞争与创新产生的能力,作为教育数学多年的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摸索与总结,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缺的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可以相互讨论,能激活思维从而使学生对整体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达到自我创造、发展、完善,促进同伴创造、发展、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它不仅仅可以在改善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目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数学这个科目本来就是一科要靠着理解的方式要学习,死记硬背是不適合数学这个科目的。而在数学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在同一节课堂上,但学生学到的程度都是呈现不一样的状态的,优等生的完全学会了、学困生还没有进而状态、中等生的懵懵懂懂,这样的情况面对老师的提问,很容易造成优生的一言堂,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数学的学习目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性格内向的小学生,会对于自己不理解的题目,会不敢问老师或者是不好意思问同学,这样容易让这一部分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更困难,从而会使教学目标达不到标准。

2.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感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极大妨碍了全体学生整体数学素质的提高。

二、在应对数学教学问题较中和的方式

对于在数学教学遇到的这个问题,若想着彻底解决是不可能的。因为事物存在着绝对性的概率基本不存在。但对于每一个问题的出现,总是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方法,所以在对于数学教学所遇到的那些问题,是有个中和的方式:运用小组合作模式。

三、小组合作模式的作用

1.合作的方式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小组之间的合作是研究想学习的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它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让大部分的小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内通过同学的帮助,真真正正学会数学。

2.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小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竞争意识和合作技能,通过小组模式方式,使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协作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一举多得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3.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这对于年龄小爱动的小学生要说无疑是无聊又乏味的,难于提起兴趣的,但是小组合作模式是一个活动,同学之间的互动,可以营造出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让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教师如何更好安排小组之间的合作

须知学生基本情况,正确安排好分组。一个合作小组以4-6个学生为宜,可将班上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成,使合作学习更有效率。当然也可以按性格,个性差异分到一组,以互补性格差异。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促进各层次学生共同发展。

教师要分配好每个小组的组员管理。一开始可以由老师给小组分工,如每组设立讨论小组长、操作员、记录员等,在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逐渐使学生养成自己推荐组长、分工合作,实施任务的好习惯这样的分工明确,可以让组员们心服口服;或者也可以让同学们轮流做不同的工作,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其他同学的不易,这样可以同学们之间更相互理解。

教师要对每一个组以及每一个组员都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价要面向小组。对认真讨论、发言完整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不够认真、意见零散的小组提出希望,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评价形式要多样,运用各种表扬机制使他们体验成功。除了平常奖励的五角星、小红旗等,还设立了一、二、三奖,由老师和学生一起评出。获一等奖的小组在全班交流经验,让小组成员谈谈体会。这样,引发了小组展开竞争,这种竞争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评价要全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一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积极鼓励。另外,在学习中出现的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相互谦让的精神、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也要及时的进行表扬。

五、利用小组合作模式,给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要重视让不善言谈的学生打开话匣子。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

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使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既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从别人的发言中会得到很多启发,获得更多的知识、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实践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中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与人交流的良好机会。

结语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入到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训练;让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需要在教师科学指导、适时点拨下逐渐形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面对全体学生,积极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相互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黄红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学习,2012(2).

[2]邱学华.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3]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

猜你喜欢

提高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