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玩具对幼儿成长的思考
2017-10-21朱衡姝
朱衡姝
摘 要:游戏是儿童表现自我情感的一种方法,对于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价值。玩具是儿童在游戏中是带有情感的,能解决儿童心理矛盾的一种活动,儿童的冲动性在游戏中能得到解放。
关键词:游戏 玩具 成长 思考
玩具——简单地说,用于“玩”的器具,就叫玩具。著名教育家、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对玩具应作广义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卖的供儿童玩的东西,凡是儿童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叫玩具。”玩具不公适合儿童,还适合青年和中老年人,适合从0岁到100岁的所有的人群。它是打开智慧天窗的工具,它让人们机智聪明。
一、游戏对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1.游戏符合孩子身心发育的需要
随着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发育,特别是能独立行走、能用语言与别人交往时,他们就非常渴望参加成人的活动。但由于受他们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的限制,他们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而游戏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的形式。游戏中孩子可以装扮成各种角色,进行各种活动来满足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强烈愿望,比如他们可以做妈妈,忙着烧饭哄娃娃;可以做医生给病人看病……这些都可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从而推动孩子身心发展。
2.游戏是锻炼孩子身体的有效手段
游戏大多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动作进行的,因此在游戏中孩子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处于活动状态。不同的游戏,活动量大小不同,身体活动部位也不同,比如结构游戏锻炼孩子的手的动作,体育游戏锻炼孩子走、跑、跳、钻等动作。游戏在发展孩子基本动作的同时,也促进孩子的血循环和呼吸,增强新陈代谢,锻炼肌肉和骨骼,有效地促进孩子身体的发育成长。
3.游戏能促进孩子智力、语言的发展
在游戏活动中,孩子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思维、想象都在积极活动着。任何一种游戏都要求孩子进行智力活动;结构游戏中孩子要思考构建何种结构物,如何构建;“娃娃家”游戏中孩子要回忆生活中妈妈做什么,自己怎样来做妈妈……游戏给孩子创设了许多性质不同的情境,带来了各种不同的问题。孩子为了将游戏进行下去,必须使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发育。另外,在游戏中,孩子必须用语言来表现游戏的情节和内容,比如对“娃娃”说话,教“娃娃”唱歌,或者与游戏中其他成员进行交流,都必须有语言的参与,所以游戏也能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
二、玩具对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也是对玩具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高度概括。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玩具自始至终陪伴着孩子,既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又是最好的教科书。因为在儿童期,很难严格地区分什么是单纯地玩,什么是纯粹地学习,孩子往往是在玩中乐,在玩中学,玩具能集玩学于一体。
1.玩具作为与儿童产生交互作用的环境,有着其他物品无法取代的重大价值。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游戏的物质前提,幼儿要玩耍必然离不开玩具。
孩子们往往是在游戏中学习各种知识,通过摆弄玩具自然地得到发展的。玩具对儿童运动技能的发展非常重要,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和小肌肉精细动作提高幼儿手眼协调、平衡、灵敏等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大脑机能和手脑并用能力的发展。玩具还能促进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提高感知能力,丰富感性经验,为高级认识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玩具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提高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玩具作为“特殊环境”与幼儿产生交互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爱玩具是儿童的普遍特性,创设良好的玩具环境,对幼儿来说具有共同的普遍意义。改革开放也为玩具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与国际接轨,引进国外先进的、现代化的玩具,充实了我国玩具市场,补充了我国原有传统的、民族的玩具,明显地丰富了玩具的品种,提高了玩具的质量。极大程度地丰富了玩具环境,能够尽可能地让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同时,游戏玩具作为儿童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被家长和老师广泛重视。
3.玩具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玩具作用的发挥。
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本质即是工作,工作即游戏,玩具就是儿童工作的材料,有玩具,其工作才不致落空,有玩具,才能引起儿童工作的兴趣,也才会专心地去操作学习,也才能帮助其自我建构与神经发展。因此,玩具的提供与应用,直接关系着幼儿学习的效果。”这说明了玩具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玩具的选择不能随意。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好的玩具应是:一,可以引起儿童发生兴趣的;二,质料坚固不易损坏的;三,可以刺激儿童想象力和发展儿童创造力的;四,儿童自己玩弄而能拆开的;五,能适应儿童能力,发展儿童智力和兴趣的;六,能抒发儿童美感的;七,有变化而活动的。其次,选择玩具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再次,选择玩具时,还要考虑玩具的特点和教育功能。
三、游戏是幼儿成长的源泉,玩具是幼儿成长的翅膀。
游戏是幼儿的生活,玩具是他们亲密的伴侣。对于幼儿来说,“玩具”可以是任何东西。幼儿探索他们手边可及的每一样东西,并且可能把每一样东西都变成可玩的“玩具”。
玩具雖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却是儿童游戏和学习的重要物质基础。虽然没有精美的玩具儿童也可以游戏,他们可以把手边可及的每一样东西变成“玩具”,但是,玩具和游戏的历史和现实的联结是如此紧密,为幼儿的游戏和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徐政涛.幼儿园游戏与玩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2]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10.
[3]王小英.儿童游戏的意义[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