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旧社区适老性改造中的公共垃圾桶研究
2017-10-21曹帆刘昌贵邢欧娅姚望王瑞
曹帆 刘昌贵 邢欧娅 姚望 王瑞
摘 要:在老龄化背景下,城市中老旧社区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意旨从适老性角度考虑公共设施存在的形式,具体以公共设施中垃圾桶为研究对象。本文首先分析了老旧社区中公共垃圾桶在使用过程中对老年人生活带来的不便,并以成都市的水碾路南社区为例,结合改造成功的各个社区的综合改造,对公共垃圾桶在适老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适老性的设计与规划。
关键词:老旧小区;适老性设计;公共垃圾桶
1背景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尤其在我国“9073”居家养老的国家政策背景下,城市中的老旧社区是城市养老建设的主战场,但是城市中的老旧社区却存在诸多问题。城市中的老旧社区由于他们建成年代较早,现在房屋已经出现了老化,公共设施陈旧破损等现象,重要的是青年壮户已经步入老年,社区整体的老龄化程度加剧,所以城市老旧社区中的公共设施在适老性方面,面临着极大挑战。
2城市中老旧小区公共垃圾桶在适老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1)老旧社区公共垃圾桶,普遍都存在设施陈旧损坏与环境极其不协调。
(2)位置分配不合理,配置数量不足导致人们长时间寻找垃圾桶未果,失去耐心随意放置垃圾的问题。
(3)老旧社区常表现环境特征为,房屋紧凑矮小,树荫繁盛,在夜晚也经常由于路灯的维修不利,造成“黑灯瞎火”的现象”,老年人因为摸黑不方便找到垃圾桶,所以晚上垃圾随意乱扔的现象相比白天更多。
(4)老旧社区中的特殊人群——轮椅老人。由于普通垃圾桶的设计,经常会造成垃圾暴露,臭味环绕,而不愿靠近,或者是垃圾桶体积太高,而无法方便的投掷垃圾。
3老年人群的特征分析
城市中老旧社区主要的居住人群是老年人,因此老旧社区中公共设施适老性改造针对的目标人群就是老年人,所以我们应该从老年人的特征中寻找适老性设施的设计。
老年人群的特征:
(1)身体方面:老年人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下降,视力下降,行动开始不便。
(2)习惯方面:思想比较固化,多年以来沉淀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但相较于以前的老年人文化素质和思想开化程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心理方面:害怕孤独,喜欢聚集在一起,表现为经常外出活动,如聊天、遛鸟等。
4老旧社区适老性公共设施垃圾桶改造实例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牛市口街道水碾河路南社区,社区是一个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市政改造拆遷安置居民为主的純居民社区。面积0.46平方公里,目前社区人口18927人,户数6525户,共计63个居民院落,其中不乏破产企业宿舍和下岗失业人员。在80年代,它曾是成都市老城的亮点,但近几年,由于住房及小区配套设施老化,使得老城社区不再那么光鲜亮丽了。我们以锦江区牛市口街道水碾河路南社区为例,进行公共设施垃圾桶在适老性改造的实证研究。
4.1公共垃圾桶设计原则
4.1.1设计原则
(1)设计造型要便于投放的垃圾。
(2)重点在于垃圾桶的开口形式,开口形式分为上开口、侧开口、和斜开口,最好是能让人们在距离垃圾桶有30-50cm可以轻易地将垃圾投入其中。
(3)垃圾分类。
(4)恶臭气味的处理。
(5)内部造型结构要便于清除垃圾。
(6)垃圾的清理方式对环卫工人能否有效方便的处理垃圾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需要考虑的是垃圾桶内部的通风性和排水性结构。
(7)注意防雨防晒。
(8)根据场所配置数量总类。
(9)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10)材质要耐腐蚀,质量好。
4.1.2相关人体尺寸
对垃圾桶进行人机尺寸的研究,有利于使得垃圾桶与人的使用行为得到最优配置,使人可以轻而易举的投入垃圾,与垃圾桶相关的人机尺寸有肘高、立姿手功能高、立姿双手功能上举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