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2017-10-21张杰
张杰
摘要:在当今环境下,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水资源的污染作为环境保护中的重点关注问题自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科学研究者根据现存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更新了原有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就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就是低变化状态下开发雨水系统,在下雨时集水、渗水、净化水等,接着进行再利用。本文根据海绵城市理论的基本概念,再结合风景园林规划的实际情况分析该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旨在对相关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风景园林规划;有效应用
想要实现经济、生态等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环境保护的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在社会的经济飞速增长中,由于对资源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对环境尤其是水资源、空气等的污染和浪费。污染不仅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了影响,也影响了城市的建设。而风景园林的有效应用,为环境带来一丝保卫。那么海绵城市这一新技术应用到风景园林规划中,又将碰撞出什么样绚丽的火花呢?
一、海绵城市相关概念及重要意义
(一)海绵城市的定义
海绵城市本身是一个新的雨洪规划体系,它所服务的对象是城市建设。从名称可以看出它的目的是将水进行收集、锁定,以此来解决城市的“逢雨必涝”的场面,不仅如此,还能有效净水蓄水以备不时之需。海绵城市中的“土地”不仅仅是有绿植的地和可渗透马路等城市的基础设施,还包括了小河、湖泊等水系[1]。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效率,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在城市中建设海绵城市是将人造物与自然完美结合,相互扶持发展,促进生态和社会的双建设。
(二)海绵城市的重要意义及注意事项
在过去的城市排水系统中,路面都是难以排水的硬化路面,雨水较多的时候,都是依靠坡度来引导雨水进入地面的管道入口。但是这种方式排水的量都是一定的,一旦降水量超过设定量,就会造成内涝,行人和车辆都难以在路上行走。而海绵城市是有效使用植草沟、渗水地面、雨水花园等科学高效措施来引导排水,以“疏散来源”和“缓排慢放”为主要筹划观点,既避免了内涝又收集了雨水,一举两得[2]。
海绵城市的主旨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原有的绿色环保之地,例如湖泊、湿地、山体之类的保护,防止发生“因噎废食”的现象产生。
二、海绵城市理论在景观设计规划中的有效应用
海绵城市理论在景观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园林绿化的整体环境保护水平。如果可以较好地落实海绵城市的功能,可以切实降低干旱对城市生活用水的干扰。如果风景园林的绿化程度达到一定的值,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应急水源以备突发状况出现断水。因此,海绵城市概念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雨水收集,储蓄和净化等几个方面。
(一)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网罗雨水
在风景园林中的集水系统中,需要根据已有的生态措施来进行更新和加设来达到对雨水的有效集中。首先是对已有的截洪沟进行更新换代,需要从当前的地理位置和对风景园林的设计要求出发,来对其进行改造升级,使之成为绿色环保的生态水渠。达到对雨水的有效收集的目的[3]。接着就是对不同的地面实行可渗透式改造,例如在对于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来说,如果没有合理有效的过滤设计,收集到的雨水很有可能是被污染的雨水,基本上难以再利用。所以在类似这样的场地就应该加入一些过滤设计,从而保证收集到的是无污染的雨水。像是一些有坡度的地方,需要积极结合坡面的坡度作用,再进行可渗透地面设计。最后是进行透水景观铺装,需要采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来达到雨水渗透的目的,旨在将水滞留一小段时间,避免水的回灌。
(二)在风景园林规划中设计有效的雨水储蓄系统
从海绵城市理论出发,雨水储蓄系统应该设置在降水量较大的地段,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雨水的储存量和雨水的循环系统正常运行。将这一理论结合风景园林规划中,可以利用两项措施来达到这一目的。一是进行人工湖的设置,二是合理设计地下储水系统。对于在风景园林中设置人工湖应当注意该湖的溢流口通常应高于常水位,以达到保证雨水储蓄能力和不降低游客的方便性的目的。另外,在人工湖的设计中不应缺少绿植的设置,绿植不仅可以美化景区,还可以沉淀雨水中的泥沙,是一大法宝。在进行地下储水系统的规划时,要注意结合周围的雨水收集系统的相关设计,以满足快捷性的要求。如果有条件,建议将雨水储蓄系统设置到海拔较高的地方,这样的做法可以减少资源的使用,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方式。
(三)建立有效的雨水净化系统
依据海绵城市概论来构建雨水净化系统,有效重复再利用地下水。科学的设计雨水净化系統,对雨水达到既定纯净度有一定的帮助。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实施雨水净化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土壤渗透来净化雨水,二是通过人工湿地净化雨水,三是通过生物处理达到净化雨水的目的。
第一是通过土壤进行净化雨水。首先在雨水首次降下的时候使雨水进入土壤过滤再收集,雨水被土壤过滤收集后再进入管道被送进次级净化池,而未经土壤收集的雨水则是先通过绿化植物进行简单过滤再送入初级计划池。
而通过人工湿地来净化雨水则是与土壤方式不同。人工湿地净化总共有一级和次级净化池,两次对雨水执行净化,一级净化池主要应对于没有经过其它净化过的雨水,而次级主要针对已经净化过一次的雨水。
最后就是通过生物处理来进行净化雨水。这种生物净化主要是与人工湖之间的结合净化,在生物新陈代谢时净化雨水中的污染,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利用生物滞留池来进行对雨水的有效净化[4]。
这些方式都是将雨水进行合理的净化,分散出不同的水质,将这些不同的水作用于不同的地方,有助于高效性的人工湿地净化。
三、结束语
本文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对于该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主要是将海绵城市中对于雨水的集中、储蓄和净化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描述。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迅速发展,海绵城市理论已经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该理论本身也在结合具体情况不断变化。合理的在风景园林规划中高效使用该理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城市建设的正向发展,也保全了居民生活的健康稳定。
参考文献:
[1]王影.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实践[J].中国标准化,2016(12):179-180.
[2]王相云.试论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5(16):185-187.
[3]张韬.浅析景观生态学——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06):129-131.
[4]刘书影.园林生态学研究进展——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农技服务,2016,33(05):248-251.
(作者单位:江苏省科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