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米”
2017-10-21王青
王青
【摘 要】
教学生活化是教学改革的主题。生活本身魅力无穷,也是知识的宝库。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让学生从生活找“米”。文章从带领学生观察,帮助学生拾起生活中的“米粒”;引导学生体验,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米缸”;指导学生写作,帮助学生找自己的“米”等几个方面,论述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幾个主要策略,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生活化 主要策略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让学生通过体验生活写出浓厚生活气息的作文。然而,长期以来的小学作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学生“无米可炊”,害怕写作文,写出的作文“假”“大”“空”。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对作文产生兴趣,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到找“米”,使学生有米下锅,到生活中观察和体验,使学生作文含情,让学生写真人真事抒真情。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拾起生活的“米粒”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观察和体验是“言之有物”的前提和保障,没有生活化的写作素材,作文就会“失真”。因此,让学生有话可说,首先应引导学生到生活中捡起“米粒”,“米粒”积少成多,自然可以任意“下锅”,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难题。
如一次习作课,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察性的作文,这次习作的要求是:先观察某一处景物,然后对此景物的动态和静态进行描写,然后自拟作文题目,再完成作文。这次习作,明确提出了“先观察”的要求,强调观察之重要性。
笔者再激发观察的兴趣,促使学生走进生活。笔者这样启发学生:现在是春天,正是春花烂漫之时,想不想出去看看漫山遍野的桃花、杏花等,观察这些花的特点;看看路边的小草、河边的柳树、山边的槐树、田野里的油菜花、甚至小河里的自由自在的鱼儿……这些,总有一个让你感兴趣,现在,咱们出发,到生活中体验、到生活寻“宝”吧!于是,将学生带出教室,走到乡村小路,走进小河边,走到山边的水果地,走到一片竞相开放的油菜地边,孩子们走走停停、说说看看、想想议议,放松心灵的同时,感受生活之美,领略生活的馈赠。
回来后,让学生整理思绪,学生们的作文行如流水,一气呵成,有的写桃花的不同的颜色,有的还用了比喻句,如“远看是一片粉色的海洋,近看是朵朵、串串的粉色的桃花,小小的叶子轻轻托起粉色的五片小花瓣……”有的写桃花的竞相开放时,这样描写“挨挨挤挤地开放着,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藏在了小绿叶的下面……”有的描写油菜花,不仅描写了油菜花的静美,还描写了动态之感,写小蜜蜂忙碌于花丛中采蜜等……学生们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有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作文不再束手无策。
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米缸”
生活经验是真情实感的基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到生活中挖掘素材,再引导学生养成坚持记日记的习惯,将身边上演的一幕幕记录下来,为写作积累素材。
如一位学生的日记中,记下一次坐公交车时,一位女乘客与公交车司机争吵的一件事,在日记中,这个小学生记叙了争吵的全过程,并对这次争吵实践做了评述和议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一次写以“课堂内外”为主题的作文时,这个学生自拟题目《公交车上》将这件事再次站在一定的高度,重新审视那件事,文章内容充实、观点鲜明,可谓是上城之作,主要功劳源于日记,源于写作素材的积累。
对于观察的重要性、观察的方法等,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阅读课文进行方法的指导,从作者的文章,学会“观察”,并从文章中明白如何观察,如何描写观察的对象和特点。
三、指导学生写作,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米”
观察和体验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前提,是解决“无米之炊”的首要问题,是丰富和储备写作素材的得力途径,然而,对于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能杂乱无章的堆砌,教师应改变灌输、给与的方式难以奏效,应指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创造性的写作中,帮助他们寻找自己的“米”。
如描寫人物是写人记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人物的描写,教师应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等描写细微处入手。教师可以分别就这些方面,与学生们一起探讨可以使用哪些词语而进行细致的描写,如写人的眼睛,可以用:不大不小的眼睛、炯炯有神的目光、水灵灵的眼睛、老态的眼睛等,让学生说说哪些是描写青少年的眼睛的,哪些是描写老人的眼睛的等等,对于眉毛的描写,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在习作中,能根据自己所描写的对象而从“浓浓的剑眉”“白苍苍的眉毛”“弯弯的细眉”“细而长的黑眉”“稀疏的眉毛”等中选择其中的一二拿来所用,使细节描写细而语言之精炼。
在描写身边的人的《我的 》中,让作者对这个要写的人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说说从哪些方面着手写,采用哪些词语和句子而描写,这样,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找适合自己习作的“米”,以丰富自作的内容,解决“有话不会说”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会表达,从而使文章描写细腻、描写出的人物既是大众化,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异质,文章才会走出“雷同”“抄写”的怪圈。
生活化教学,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焦点问题,写作教学生活化,除了文章中提到的找“米”、丰富“米缸”、找自己的“米”等几个方面外,还用注意巧设游戏环境激发写作兴趣、巧用游戏激活写作课堂、改变名题形式激发创新思维等,作文中学生才会“文思泉涌”“下笔有神”,学生的写作才会“脉脉含情”“情真意切”。
【参考文献】
【1】孙维忠.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 成才之路 ,2015(19)
【2】莫玉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指导策略研究【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12)
【3】宋俊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探【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