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2017-10-21张云
张云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物理作为高中理综的重要学科,自然而然的引起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重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更深的理解及全面发展的要求,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内容为基本点、以创新教学为出发点,注重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与实践。现在我们以高中物理教材中的重要——力和运动学为例,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 素质教育 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38-02
一、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现状与不足
在初中时期,只是对物理知识简单的介绍,并没有深入的探索,进入高中之后,物理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深;同时由于课程的增多,学生学习压力加大;另一方面,高中物理难度也加大,更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目前高中教学虽然已经强调实验、实践的重要性,还开设实验课,可事实上大多数教师主流的教学方式仍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验占得比重很小,讲授课仍是主体;若在物理课堂上只是一味的知识讲述,学生就难以将物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二、高中物理创新教学方式的优越性
1.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成绩
创新物理教学方式有多种多样,如物理学中最为常见的实验法、探究法、辩证分析法等,方法理论大同小异,都是改变教师灌输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动手积极参与,或者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基础的教学思考,循序渐进,推理演变出最终的结果,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记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起来更加容易,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最终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增强爱好,激发学习兴趣
创新式教学方式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喜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长远的影响。如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节中,超重、失重的问题,这种现象如在太空舱中,宇航员都是漂浮的,是学生很难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托重物(或一本字典)加速或减速举起及放低过程中感受重物的超重、失重现象,让学生课外在电梯里体验超重、失重的感觉,并动手实践,利用携带的体重秤测量,记录数据且分析原因,这也就对超重、失重原理有了亲身体验和深刻理解。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既是创新,又是实践,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和對物理知识的热爱。
三、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1.创新教学方式,开创多样性教学
物理学科是一门理解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理解思路,同时也有很多困惑。
在物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新的物理现象和知识产生新奇心,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创设生动的物理情景和增设各类创新实验的创新教学,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循序渐进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能让学生对知识更深刻生动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力和运动的分解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突破力的作用效果和运动效果这一难点的理解,可让学生结合自己形成的初步认识,再组织学生通过放大法、控制变量法的创新实验亲身体验分析,以加深理解和提高教学效果。
例题一 如图斜面上静止物体重力的作用效果和分解。可通过重力的分解的DIS实验或物理量放大法的实验法让学看见重力在两个方向的作用效果
物理量放大法实验:
(1)放大重力G的实验: 重力G产生如图
垂直挤压斜面的效果
(2)放大倾角的实验:重力G产生如图
2.实践教材知识,以学生为主体
原有教学方式中,教师以进行讲解的较多,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中心,学生少有参与的机会。即使有实验,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也只是在讲台上独自演示,学生认真观察。这样学生参与度不高,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这样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疲惫心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设互动式教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会对于教师的持有不同观点,积极讨论发言,改变实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整体过程,增强学生的观感和体验等。在讲解新的知识前,教师要注重情景创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问题假设,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在教师的诱导下让学生重演物理知识的发生过程,使学生更深理解知识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四、结束语
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和创新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并以高中教材中力学相关知识作为示例,重点阐述了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在物理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作为高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学才能,创新教学方式,用实验法、引导法等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最终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龚彩琴.《浅析惯性定律在初中物理受力分析中的指导作用》,2015年4期.
[2]李长安.《培养创造思维使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2013年26期.
[3]吕占群.《浅谈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年8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