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学
2017-10-21扎西卓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紧随时代的步伐,做好基础教育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前提条件。少数民族不但学习第一语言母语外还要学习第二语言汉语,汉语学习在民族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本文谈论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学现状及今后的教育思路。
【关键词】汉语文 民族地区教学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97-02
新课改实施以来,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发生了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根据自己的调查和多年在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工作经验,对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民族地区小学生教学困的现状
1.师资水平不高。
在调查中,师资水平低下突出。虽然教师都具有合格学历,而实际情况是多数为“民转公”教师,然后通过“函授”等方式取得的学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是并不符合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如上课不用普通话、知识积累不足等。
2.教学资源缺乏。
民族地区汉语文教学中资源缺乏是当前面临的现状。在调查中发现,多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教学方式:一本教材,两支粉笔,一本教参,根本没有其它辅助教学设备和辅助教学手段。
3.教学观念滞后。
民族地区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是不争的事实。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识字、就是基础知识训练,缺乏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價值观的引导。
二、解决的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应提高教师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大力倡导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尤其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激活思维,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推向深入。教育行政领导要转变观念,把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放在全局战略的高度即提高全民素质,让老师在不丢威严的情况下,是长辈,是好朋友,是学习的伙伴,使语文课真正在农村小学教学过程中起到挑起大梁的作用。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民族地区语文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首先,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这部分师资力量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可以加大对语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力度,提高语文教师素质。
3. 培养少数民族小学生能正确地用普通话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少数民族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比如,课上、课后,校内、校外都要求这些学生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这样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要将自己的各种信息以及主观愿望感受和要求转换成汉语语言告知他人,然而在语言交往过程中,他们的语言往往会出现“错误”,这时老师或者他人就能给他们以支持、鼓励及补充、修正的机会,相信他们会在交往过程中有效地自我调整,主动敏感地吸收、加工和输出语言信息,促进他们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4.加强阅读与积累
首先,要改变过去“一言堂”为主要的教育现状,课堂上始终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其次,现有些老师把学生的学习仅限在课文当中,只要求学生记几个简单的生字、词语,没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包揽了教学的全过程,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弱。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加大阅读量,多积累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如,在教学《桥》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阅读时把找到的答案用直线画出,不懂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边读、边想、边动手,同学们自主学习完成了本篇课文。通过这样的训练教学,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也使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5.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因斯担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主动的进行语文学习,要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与语文教师有着必然的关联。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山区教师始终没有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首先,老师与学生是一个思想与一个思想的交换,得到的是两个思想,是一种心灵火花的碰撞,而作为教师应该点燃这种心灵的火花。经常体罚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隔膜,更不可能产生对你的爱,甚至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技巧”,要做到尊重和爱护自己的学生,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这也是教师必备的品质。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亲切,学生才能意识到自身的缺点,对老师的教育才会言听计从。
6.尊重学生人格,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少数民族的学生由于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造成了学生性格撒野、自觉性差。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多的是对他们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从小教育学生要具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该像上帝一样尊重学生。”要妥善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是要尊重学生消除偏见,以自己的言行提供良好的示范,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师生之间距离不能有一堵墙那么厚,至多也只能是一层纸厚的距离,因为毕竟是小孩与成人的关系,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尊重、赏识、宽容、严中有爱,爱中有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因此,教师要学会宽容,给学生多一些微笑,多一些理解,要善于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在品德、相互合作,不怕脏,不怕累等方面,山区学生是做得比较好的,教师是抓住这些方面的优势,给予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同时也让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总之,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好语文这门课的确需要语文教师付出心血,老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增强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以教学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更新观念。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要得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获到较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扎西卓玛(1979年-),女,藏族,青海尖扎,教师(中教一级),本科,尖扎县第二民族中学,汉语言文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