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反思
2017-10-21朱晨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适应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可操作性强,对学生实践和探究能力的要求较高,是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特征,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平时上课尤其重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形式,而这正好符合当前提倡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要求。但在大多数学校信息技术每周只有一节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便成了每个信息技术教师都责无旁贷需要研究的课题。下面结合我平时所做的一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尝试,谈一谈我的几点心得。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 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96-02
高效课堂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对本堂课进行精心的教学情境的预设。好的教学情境的预设,能让学生更快、更深地融入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学生在教师所预设的教学情境的引导下,充分展示自己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决定着一堂课是否真正有效、高效。但是,很多老师在课堂情境设置时,往往自觉不自觉的会把教学情境预设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情境,而不是以突出学生自身为目的教学情境设置。从教师的角度居高临下的去设计教学情境可能最符合本课的教学内容的开展、教学目标的实施。但是从教师的角度自上而下的去设计教学情境,往往得不到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所设置的教学情境后的教学内容、目标,学生不能把自己代入到教师所设置的教学情境中去,甚至对教师所设置的教学情境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高效课堂更是无从谈起了。
学生不是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他们的思维是活泼的、跳跃的,甚至是天马行空的,从教师的角度,往往是不能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某些行为、想法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常常而且是必然会出现一些学生没有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去思考探究问题,偏离了教师预设的航线。当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很多老师往往是粗暴的去排斥学生行为、想法,给学生冠以“幼稚”、“天真”、“不切实际”等符号,试图强行把学生给拉回到教师所认为的正确的学习道路上来。在很多课上,老师在进行师生互动时,也会有意无意的避开那些会给教师找“麻烦”的学生,而是专门找一些能够给出最符合教师意愿、教师最想要的答案的学生,从而保证课堂这艘船不会偏离教师预设的航线。殊不知,那些所谓的正确思路、方法就对学生而言一定是最适合的吗?这样的课堂能会是有效课堂吗?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会是活跃的吗?对此,我深感疑问。因此我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设置课堂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去创设教学情境。比如我在进行网页设计教学活动时,结合社会上的一些热门话题或者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比如奥运、军事、娱乐等话题来开展网页设计活动,从他们的角度,用他们的情感来驱使其主动探究,引出他们最积极的响应。对于学生所提出的一些“奇思臆想”,也不是采取回避、拒绝的态度,而是积极的通过教师的知识、经验乃至人格魅力去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样的课堂才能彰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有效课堂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是一个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小组合作探究如果用得好,的确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也经常会用到小组探究活动这一模式。但我在进行分组探究活动之前,会去思考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本次分组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有无分组必要,适不适合进行分组探究活动:第二,如果需要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应该如何界定,如何分工:第三,学生在分组活动过程中是否都能够参与小组活动,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能否得到充分锻炼。只有经过反复思考论证后,我才会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标来设计本次课的分组探究方案。这样的分组探究活动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有讨论,有探究,有合作。从而最大效益的发挥分组合作探究活动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评价反馈,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手段。现在初中信息技术往往一周一课。在这情况下,我们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如何开展有效教学评价反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个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不仅是我们本次课是否有效的一个检验,而且还起到课与课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保证了我们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延续性。一个有效而且全面的教学评价反馈,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所表现出的个人整体素质的反映。知识技能的养成是教学活动的首要目标,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生成,也是有效课堂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从预设教学情境开始,到教学实施的过程,都考虑到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过程中所呈现的质态进行综合评价反馈。形成一定的评价机制,并且在评价方式上除教师评价学生外,还增加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通过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全面的反馈评价,也有助于教师去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思路、方法、手段,在一周一课的情况下,保证了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内容的连贯性、延续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把有效课堂教学落在了实处。
教学情境的预设、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运用、教学评价反馈的实施,其中的任何一点都值得我们去反复探讨、论证,并且运用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去。有效课堂的“有效”,不仅在于教师的教的“有效”,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有效”。学生的發展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发展,更是学生自身的底蕴、内涵、潜质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这一道路上,一路前行,不断探索,且行且珍惜。
参考文献:
[1]窦三同.试论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
[2] 马存林.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亚太教育.2016.
[3] 李铭. 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学教学参考.2015.
作者简介:朱晨(1980-),男,汉族,籍贯:江苏宝应,职称:中学二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单位: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