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字媒体专业设计构成教学设计探究
2017-10-21段湘华
【摘要】设计构成课程体系建立在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研究与实践相融合的基础上,从基本造型规律和视觉认知规律出发,学习视觉语言和艺术造型的共性以及形式美法则。教学目的是培养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从事设计之前学会运用视觉语言,形式美的法则。
【关键词】数字媒体 设计构成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27-02
一、高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与反思
设计构成课程主要是运用抽象点、线、 面、块体,色彩与材质肌理等基本元素,通过各种接近抽象的构成组合,表现平面化混合立体的构成形式美感,有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的结构研究,有色彩学、色彩心理学、色彩构成的科学研究,立体构成上有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造型转化的独特技法,有空间和透视的科学性研究,有平衡与韵律的美学研究, 也有物质材料结构关系的材料研究等,最终这些基础知识将要融入到我们所学的设计应用中去。
什么是设计,我们高职的学生其实并不清楚,特别是作为高职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他们大多来自非美术类的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对美术的基本概念没有多少认识,甚至是排斥的,而且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厌学,严重缺乏自信,自我认同感偏低和自主学习能力弱等问题,长期以来,上这门课的老师诉苦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学习设计构成,也没有能力理解设计构成抽象的概念,基本的动手能力差,文化底蕴的积累不够好,就更谈不上创新创意能力,整体教学效果不好;学生也有同样的抱怨,觉得自己作为一个非美术生,要学这些美术基础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似乎太枯燥,离自己的生活离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似乎很遥远,特别是对创意方面的作业,简直是无从下手,连基本的造型构成都觉得困难和排斥,除了上网随便搜一些简单的图片临摹应付交差,就是乱画一气,完全不能完成教学计划要求的标准。
教学反思: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因材施教,深入浅出,每个实训环节都有操练的详细分解,易于学生理解,使学生轻松掌握技法,并作出满意的作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能使学生从一开始建立学习的信心,从而对课程产生兴趣,缺乏学习的自信是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大障碍,突破这个障碍,就要帮助学生在第一时间重拾自信,让学生发现,原来只要跟着老师的进度来,我也可以做成很漂亮的作业;其次,在课程中不断的告知学生这个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技法的问题,而是一种学习态度的问题,是一种观察事物和对待事物进行更多元化的思考的问题,牵涉到个人的人文素质的提升,牵涉到你的付出对大众服务的,因为你的产品如何设计,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甚至影响人们的生存状态,各种良好的设计,会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而这些观念不是抽象的,易于被学生接受,而这门课会让学生明白,如果用心设计和制作,能让人们生活的更美好,这种付出感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新的体验,基于好奇与新鲜感,会加深学生对自己对这门课程的认同;再有,以往这门课的定位常常是创新创意,但创新创意的教学往往会流于表面和形式主义,这是学生找不到创意灵感和“创新创意”无法落地的原因,要在教学中搞清楚为什么要创新创意,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效果,课程设计中无需太强调创新创意,而是对设计构成的自然形变构的“延伸练习”提出更细的要求,因为一个自然形的变构根据所学的构成知识是很容易掌握的,只有通过“延伸练习”这座桥梁,让学生自己去打开创新创意的门。
举例:延伸练习课程的设计
首先要阐述“好的创意设计”是来自与对自然界的模仿,来着于有感而发,而不是为了创意而创意,阐明这个观点,就顺理成章的引出我们的学习目标和計划——“延伸练习”,而延伸练习就是从自然中来,每位同学都可以轻易的观察到身边感兴趣的自然形态,而运用上已经学过的点线面的构成,进行自然形的加强、减弱、夸张和变形,可以创造出各种符合设计目的的新形象,完成作业就变得很轻松而且有趣了。
二、教学设计
要明确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做好详细的教学模块设计,提高三大构成综合运用能力,加强三大构成之间和专业设计课之间的衔接。
1.整体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视觉设计中点、线、面构成的敏锐观察力,总结视觉设计中点、线、面的构成美、韵律美,进行判断与鉴赏。并能运用点、线、面的构成美,韵律美进行构成创新创意表达。
培养学生运用绘图工具和Photoshop软件,进行多种构成形式(近似构成、对比构成、特异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密集构成、肌理构成)的设计构成表现。
培养学生利用色彩的自然属性进行色彩对比与调和构成表达,了解色彩表现所对应的心理感受,能运用各种材质进行肌理效果构成的表达。
培养学生掌握半立体、线立体、面立体、块立体构成的立体构成基础知识,进行立体构成作品设计与制作。
2.知识目标
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掌握平面构成基本原理,进行黑白构成的点线面表现技法;并能绘制相应的平面构成作品;学习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对比与调和的构成法则,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表现技法;了解色彩的心理与情感表达,并应用到色彩构成练习中,学习用色彩构成表现春夏秋冬、酸甜苦辣等构成训练;了解肌理效果的构成表达。学习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构成原理;学习用卡纸、素描纸、瓦楞纸等材料进行半立体、线立体、块立体的构成练习与制作。
三、新媒体技术在设计构成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授课方式一直沿用教师教授理论—布置实训作业—点评—归纳总结,这样的按部就班也是很有必要和重要的,可以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但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反馈,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高效的设计思维沟通和分享,而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为这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老师也更省时省力, 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动脑构思,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可以得到更多的训练,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会得到加强, 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endprint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设计行业对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性操练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学上需要用到“翻转式”教学,微课教学等。教学APP的应用,促使学生接触到更广的知识,通过线上线下的教学互动,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 APP教学平台与课堂互动相结合;学生利用新媒体软件进行更多更复杂的形式构成的训练,比如运用Photoshop、AdobeIllustrator 等软件设计与制作传统手工做不到的视觉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作业完成效果,新媒体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互动型教学展示,充分体现数字媒体专业的优势,培养具有时代感的新媒体技术设计人才。
四、设计构成融合文人素养教学的必要性
有位知名设计说曾说“作为设计师,我们需要自省,需要常常审视自己的设计是否真的让这个世界更好。我们是否在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世界?”设计是一种视觉美学,做一个成功的设计师需要文化积累,在他们的理念和作品中,能体现对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心,能表达出对于人类福祉的使命感和情感。教育部发表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也着重指出:“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设计构成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应该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们要积极探索,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主题引入法等,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设计构成课程体系建立在理性和感性相結合,研究与实践相融合的基础上,从基本造型规律和视觉认知规律出发,学习视觉语言和艺术造型的共性以及形式美法则。教学目的是培养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从事设计之前学会运用视觉语言,形式美的法则。同时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践体验让学生获得大量经验,体验到人文素养对个人的发展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设计构成能培养我们的感性能力,使我们成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对“美”有良好感知能力的人。通过我们“美的创作”让人们的生活变的更舒适。结合设计构成课堂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通过设计作品更好的诠释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通过对高职数字媒体专业的设计构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明确教学指导思想,强调设计构成的基础技能的构成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探讨,到详细的教学方案的设计整合,教学模块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探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设计构成教学的教学设计新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充分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为以后专业训练做好铺垫,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朝仓直巳 《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艺术设计的色彩构成》
[2] 迟伟华 设计构成教学的探索 《商》2013年25期
[3] 王国安 艺术设计学院色彩课程教改探析 东华大 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 J 2015 年 3 月
[4] 刘铸 在交互性思维下高职院校设计构成课程教学思路的研究《大众文艺》2016年6期
作者简介:段湘华,1976年12月,女,湖南邵阳武冈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管理处 研究方向:美术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