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设计产业发展趋势探析
2017-10-21杨海波
杨海波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设计艺术也在不断变革,设计手段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纯视觉走向感官的多维联动。“双创”战略实施过程中,设计产业被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予以培育发展,设计产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先导作用,为经济社会的转型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在“双创”战略的带動下,设计产业发展趋势表现为更广阔的创新空间,更显著的产业集聚,更丰富的行业长尾,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
【关键词】双创 经济结构 审美经济 产业集聚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7.17.014
“双创”的提出和发展
当前,中国正在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市场的双向压力,要想突破重围,实现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要从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要高度重视设计研发,坚持走自主创新和品牌发展之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为此,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作出“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的指示。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将“双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予以推动。随着创业基金、众创空间、孵化机构、股权众筹等的不断跟进和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的建立,“双创”开始全面启动和发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积极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批示范基地正不断通过先行先试进行探索创新,在双创发展的若干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瓶颈制约,通过放宽市场准入不断激发体制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为大众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生态和政策环境。双创战略有利于促进新旧动能顺畅转换,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引擎,成为我国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审美经济时代的设计产业
有经济学家认为,当前我们正处于大审美经济的时代。大审美经济不同于以产品的实用功能和一般服务为中心的农业形态和工业形态的经济,而是超越了传统经济,将实用和审美、产品和体验相结合的经济。人们在进行消费的时候,会增强对产品和环境审美化的诉求,而设计正逐渐成为连接商品与审美的重要桥梁,成为人们审美体验获得满足的重要来源。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跨文化传播不断扩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具有文化融合性,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设计艺术也逐渐成为一个融汇多种元素、多层关系的综合体,其价值体系也在不断扩展和延伸。就设计的形态来讲,其范畴已经从原来的装潢设计、工业设计等延伸到品牌形象设计、影像设计等。随着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设计艺术也在不断变革,设计手段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纯视觉走向感官的多维联动。
伴随着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设计产业也在不断从萌芽走向成长,设计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创新设计成为建设自主创新强国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助推器。双创背景下,设计产业创新创业更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换代、振兴国民经济、稳定社会就业、不断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题中之义。
不管是何种要素驱动的行业,对于设计创新的需求,特别是围绕产品设计创新的需求都很迫切,对于设计产业重要性的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调。“双创”战略实施过程中,设计产业被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予以培育发展,设计产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先导作用,为经济社会的转型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双创”带动下的设计产业发展趋势
审美经济时代,审美体验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需求,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不断适应这种需求,为设计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验需求。
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双创”的提出和落实,直接为设计产业带来了诸多优惠安排。一方面,通过配套政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为设计产业提供更多可支配资源,“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机构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创业服务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创新工场及创意基地的建立为新兴的设计企业和项目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孵化空间。未来,“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会越来越成熟,将为设计行业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多元化的一站式服务。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十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力量。“双创”为设计专业教学、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移提供了机制保障,通过加强设计产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整合了优势资源,加快了产业融合。同时,依托高校院所、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可以享有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另一方面,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在实现国民经济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设计产业创新提供了支持机制。
创新创业正在日渐成为人们的一种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企业是产业的基本组成细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设计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加雄厚的企业群基础。未来,设计产业将迎来更包容的文化氛围、更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更完善的人才保障体系和更健全的金融支撑体系。“双创”还能吸引更多的海外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通过引导设计企业与全球的创新网络接轨,为设计产业建立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系统。
更显著的产业集聚。第一,向工业园区聚集。当前,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设计产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向工业园区集聚,逐步形成设计创意产业基地。此外,设计创意企业还可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国家相关政策的优惠,也可申报针对设计创新项目中高技术服务类的创新基金。可以预见,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设计园区,通过实施工业设计服务聚集形成“区域创新热点”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不同业务领域、不同规模、不同能力水平的设计企业在特定空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带来群体创新效益。endprint
第二,向中心城市集聚。城市为经济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空间节点,而中心城市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高度聚集的场所,具有空间生产结构优化的核心要素。一般而言,中心城市具有更为完善的市政配套设施,往往是区域的行政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消费市场也更加广阔。此外,中心城市往往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落实方面具有更为雄厚的实力和更加丰富的经验,这就为吸引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后天优势”。因此,中心城市大大缩短了设计艺术消费市场与设计商品生产两者之间的距离,对设计产业具有明显的“吸纳效应”。
第三,向关键科技集聚。产业的形成就其本质而言是资本在一个产业的形成,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产生和推广应用,技术的创新进步是产业变革和进化的核心力量。知识经济时代,能够掌握核心技术、不断进行开拓创新的企业才能获得更为巨大的利润。在“双创”战略的推动下,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资源对产业链关键环节进行投资,设计产业会涌现出更多的先进技术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第三,向用户端集聚。双创背景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并在一开始就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要想突破重围,在设计产业获得市场份额,就必须要转变既有的发展思路,积极吸收新经济模式的先进理念,充分以用户为中心,向设计服务新模式发展。
更丰富的行业长尾。首先表现在设计价值的体现更加多元。设计产业本身是一种经济形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够直接带来产业规模和体量的增长,与此同时,双创也让设计产业的资本、人员流动性增强,进而让设计艺术的价值具有广义性和多维性。设计甚至能够成为一种话语资源,让人们在获得新、奇、异、知、美等过程中,不断升级自我认知系统,进一步增强审美和创新能力。此外,当前人们消费需求多样化,需要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市场将会渐趋成熟。未来,设计艺术的消费结构会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性消费与文化性消费两者的结合。设计、文化和生产的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产品、行业的价值含量,与人们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产品设计也更加贴近市场,更容易适销对路。
其次,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增多。目前,我国设计产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小企业在其中居于优势地位。从我国设计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营业收入结构来看,资产总额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57.6%,营业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到65.02%。总体来讲,资产额和营业额较低的中小企业是我国设计产业的主力军。“双创”政策背景下,一些新的政策性基金、成长贷基金、奉献资本基金以及发展创新型银行等机构的成立能够促进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建设,为企业提供具有保障性的创业保险基金,进而为创业者融资提供更多的便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解决中小规模企业创立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占我国企业总数约98%的小微企业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政府为企业创新引导更多的种子基金,双创让小微企业有机会享有租金更加低廉的创业空间,拥有更为宽松的发展空间。创新与创业的协同发展,降低了小规模企业的创业难度,并且直接为个人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提高了设计行业的整体创新效率。
再次,设计产业内部分化加快。双创有利于提升设计产业的大众参与度,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双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设计产业的人员素质,改善设计行业的人力资源结构。通过免费的公共创新就业创业培训、服务,能够在整体上提升创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还能够畅通设计人才的准入和上升通道,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创新发展的渠道和空间,为整个设计行业注入更加鲜活的创新力量。更多的优秀的市场主体参与到设计行业,有利于增强设计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让设计行业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此外,还有可能发育和萌发出新的产业。网络世界平等、开放、扁平的特征正在重塑着我们的社会结构,互联网早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并衍生出各种新的模式,其中互联网+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互联网+能够为设计产业清障,降低门槛,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重要的新工具。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创业者可以在更大空间展现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双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設计产业衍生出更加多样化的设计门类、设计人员类型以及管理机制,促进设计产业内部分化,进一步向市场化、网络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面临更多的挑战。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深入实施,设计产业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设计产业的市场主体规模在不断扩大。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平均每天新设立企业达1.4万户。相应地,新创企业的用工需求也迅猛增长,与此同时,设计行业创客群的快速壮大使设计行业的人力资源构成越来越复杂,从业人员素质差距过大导致一系列乱象出现。设计本身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不同于其他技术性或资源型的产业,设计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产业,设计艺术的价值来源有赖于其设计者主体。因此,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的价值创造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设计行业的水平和实力,人才教育平台和体系将越来越成为整个设计行业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趋势下,需要积极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对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助推设计产业主体个性的自由发展。在传统的以设计技法和原则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教学体系之外,以应用为中心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就业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将会越来越受市场欢迎。因此,企校合作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进而让设计人才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为行业注入更多的创意思维和活力。此外,设计产业还需要进一步破除更多障碍,比如针对制约“双创”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在商事制度、信用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人员自由流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深入研究制定互联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努力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和体制环境,真正让双创成为设计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责 编∕樊保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