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2017-10-21徐佳
徐佳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当前我国建筑的发展还处于较为粗放、初级的阶段。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能够实现预算的精准性,实现工程建设的动态监管,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本文基于BIM技术,提出实际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策略与方法。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a great effect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s still in a relatively extensive and primary stage. In the project cost, BIM technology can achieve the accuracy of the budget and the dynamic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refinement management of project cost.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the refinem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the actual project cost are put forward.
關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策略
Key words: BIM technology;project cost;refinement management;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17;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2-0034-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作为基础行业之一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满足了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然而,伴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建筑行业管理模式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工程建设时施工单位、监管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信息不协调、不统一,容易增加建设费用,导致各种“三超”问题的出现。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出现和推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1 BIM
BIM的中文翻译是建筑信息模型,它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技术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电子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提取三个信息:一是BIM是建筑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二是BIM搭建了建筑信息的共享资源,将建筑的相关信息分享到了平台之上,使得建筑相关方面都可以进行信息查询,为建筑的生命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三是在项目的各个不同阶段,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管单位等不同的相关利益方都可以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相关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各相关方在项目运行时的协同作业。
BIM通过建立建筑模型,将各项数据进行共享,实现了项目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大大降低了项目风险,提高了项目的生产效率,在节约成本和缩短建设周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结起来,BIM具备了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一体化性、参数化性、信息完备性等特点,使得建筑设计与施工更加的精确、可控,减少了工程浪费,保障建筑的质量。
BIM不是简单的数字集合,而是动态的项目控制方法,将数字信息运用于项目的各个阶段,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并对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这就可以有效防范建筑风险,同时也能减少工程资金投入,更好地实现项目的成本把控,实现项目最优化,保证各方利益的实现。
2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与BIM推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管理能力的提升,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与BIM都获得较多的认可和一定的推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2.1 工程造价中还存在较多的“三超”问题 在一个建筑工程的投资中,建筑商与承包商需要进行成本预算,加上自身的预估利润,形成工程的投资报价,而这一部分的资金也是一个建筑工程资金的主要流向。因此,按照承包商与建筑商科学、合理的报价,项目是可以进行有效的资金和成本把握的,也能够正常地完成工程建设,发挥每一分钱的作用,保障各方的利益,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因为现场管理的随意、腐败、材料价格变动等因素,经常出现工程建设资金的预算不足,进而影响到承包商的利润,使得工程建设难以为继,延长了工程工期甚至出现“僵尸工程”。
2.2 工程造价管理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因素在限制甚至抵抗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使得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推行有限甚至难以推行。具体表现在:第一,部分工程造价人员业务知识较差,掌握的工程造价知识有限,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自然也就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第二,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较为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信息传递慢、流通渠道不畅通、更新周期长、反馈不及时都是具体的表现;第三,工程造价管理的测算不科学,导致工程造价的预算不准确,影响工程造价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第四,管理模式陈旧,没有深入的引入和结合当前技术的发展,使得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的需求。这是这些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当前工程造价管理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急需加以改善并建立新的工程造价体系,以适应并推动经济的发展。
2.3 BIM推行时间较短,技术应用还不成熟,效果有限 任何技术的掌握与运用都需要时间与经验的积累,BIM技术同样如此。尽管我国已经推行了BIM考试认证,为行业专业人才培养和认证提供了国家渠道,提升了我国专业人才的能力,但由于刚刚起步,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对于BIM技术推广还缺乏相应的保障;另一方面,在引入和借鉴西方BIM技术经验的同时,缺乏与我国建筑行业的结合,导致部分技术出现水土不服,难以协调,影响了BIM技术与造价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有效结合。endprint
3 BIM技术与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为进一步地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推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可以引入BIM技术,实现BIM技术与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这一目标,当然,这是基于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积极推动作用。
3.1 BIM技术可以在建筑实物表达上体现精细化,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 BIM是全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在计算機系统内建立一座模拟的3D建筑,从而将建筑直观、立体的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更重要的是,通过BIM技术,我们可以通过编码等方式,将计算机系统中的建筑材料等信息与实际建造相对应,实现材料、性能、表面处理等各种属性的体现,将建筑工程各个实物精细化,也就增强了对工程建设的实际把控,对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技术手段。
3.2 BIM技术实现了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为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持 信息体系的不完善、不统一是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BIM技术搭建了建筑信息共享平台,为工程造价的管理提供了必要信息数据。BIM技术具有信息的完备性、一体性和参数性等特点,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基础,同时,BIM技术平台信息传递的快速性、及时性与准确性,也保障了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数据的实时共享与更新,使得相关的数据更加准确、高效,为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效的方法。
3.3 BIM技术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的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对工程造价全程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保障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三超”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计划难以赶上变化,经常在设计时因对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的把握不全,导致计划本身异常,而这又往往只能到现场施工时才能寻求和采取方案,这就容易导致成本增加,延长工期。BIM技术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的可视化、协调性和模拟性,在出图与优化上具有极大的优势,同时,BIM技术又能实现建筑工程的全程跟踪与监控,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建筑施工环节的异常,降低建筑工程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监控数据分析,为异常提供不同的工程造价方案,从而可以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最终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
3.4 BIM技术能够实现建筑工程设计的可视化,从而使得工程造价的预算更加科学、精细化 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最大的作用在于对建筑工程的设计,使得设计更加的科学、合理、可控,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建筑展现更加形象,具体,BIM技术运用了3D展示技术,在设计时,通过这一技术能够更高效的进行细节设计,关注到更多的内容,从而使得设计更加科学、全面;第二,BIM技术不仅能够展示设计本身,还能够对建筑施工环节等情况进行模拟,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方案设计的问题与合理性,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最终使得设计更加的合理,也就使得工程造价的更加科学、合理,实现了对其的精细化管理。当然,对于建筑工程的其他环节与内容,BIM技术同样可以实现两个内容功能,也能够为相关环节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工程造价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3.5 BIM技术还能够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监控,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现场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涉及到各个环节与部门,通过BIM技术和平台,能够实现相关方的协调作业,提高建筑工程的作业效率,使得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更加具体、可行。从现场的施工来看,有不同的主体,进行着不同的作业,但都在建筑工程进度范围内,因某方面的进度或异常,可能都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增加工程造价的成本,从而影响到精细化的管理,而BIM技术能够统筹各个主体的进度,并能通过现场召集等简单的方式,将异常和相关进度信息进行分享,不仅能够实现信息传达,同时也能增加各个施工方的了解,为协同作业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此,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仅能够避免异常降低成本,同时也能够加强各方交流沟通,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的有效监督与控制。
4 总结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不仅是降低我国建筑建设成本,提升工程建设效率的实际需求,也是我国工程建设管理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BIM技术使得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更加的科学、高效,也为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方法,是推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理念和方法。
然而,当前不管是精细化管理还是BIM技术,在人才发展和培养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也在实际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切实落实和推动BIM技术的发展,能够使我国的建筑行业管理能力有较大的提升和发展,从而指导工程实际建设效率的提升,最终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科学、高效、可持续向前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方芳.刘月君等.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4(6):59-62.
[2]孙俊玲.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17-18.
[3]穆瑞斌.探究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44.
[4]苏恩东.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8):37-39.
[5]林孟浩.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67-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