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基于PLC控制技术的穴盘播种装置的设计

2017-10-21苗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电动机

苗杰

摘要:在蔬菜秧苗移栽过程中,蔬菜播种育苗是蔬菜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人工进行穴盘育苗播种过程中,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传统育秧装置采用大量机械传动依靠人工调节播量和速度等参数,限制了育秧可靠性。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LC控制技术的穴盘育秧播种装置研发设计过程,利用PLC作为控制机构,传感器、步进电机和汽缸作为输入输出装置,大大提升了育秧环节的精确度,降低了漏播率。

关键词:PLC;穴盘育秧机;穴盘播种;电动机

中图分类号:S2232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10.008

0引言

在蔬菜秧苗移栽过程中,蔬菜播种育苗是蔬菜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技术环节,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人工育苗技术靠经验,技术失误多,并且单凭经验育苗很难掌握和推广。穴盘育苗机可大大提高育秧效率,其中穴盘播种装置是育秧机的核心结构。传统机具大都采用机械式播种,即依靠一定的机械传动原理实现播种动作,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但播种可靠性差,不均匀,漏播率高[1]。

PLC控制系统(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专为工业生产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通过编程可替代大量逻辑硬件。育秧播种工作逻辑清晰,工作频率和工况符合PLC使用要求。

本文设计研发了一种以气吸播种为原理,以穴盘播种为农艺基础,采用PLC控制系统对气动及电气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实现蔬菜籽粒一穴一粒播种的穴盘播种装置。提高了播种效率,降低了漏播率,同时可方便调节播种参数,无需对硬件进行改动。

1穴盘播种装置总体结构

穴盘播种装置由PLC控制装置、调速电机传送带、步进电机压穴装置、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气动播种装置六部分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

工作时,将穴盘放在传送带左端,光电感应器感应到穴盘后PLC启动传送带电机,穴盘传送到穴盘压穴装置附近的传感器位置时,PLC控制压穴步进电机按预设方向和频率工作,通过连杆机构带动压穴端对穴盘中的基质进行压穴动作。穴盘继续传送至气动播种装置时,光电传感器将信号输入至PLC,后者按照预定逻辑程序启动汽缸电磁阀和真空发生器,吸种针将种盘内种子吸附后依靠汽缸伸缩动作将种子运送到图1中虚线位置,PLC程序此时凭借霍尔传感器位置信号关闭真空发生器,种子完成播种动作。最后复位进行下一行穴盘播种。

由此可见,除了PLC控制装置外,其余结构基本为传统机械和电气装置,实现较简单装置核心和关键技术为PLC控制装置的设计。

2PLC控制装置设计

2.1PLC选型

选型时需考虑I/O接口数量,输入输出形式、内存大小以及扫描频率。本设计由于控制选项相对不多,且频率要求不高,因此结合市场通用性选择西门子S7-200系列PLC,CPU型号为224XP。其具有14个输入点和10个输出点,其中包括两个输入模拟量和一个输出模拟量,具体参数可查阅官方手册。

2.2控制系统逻辑流程

根据装置工作流程和PLC控制功能,制定如图2所示流程图。

2.3PLC控制系统程序代码

西门子S7-200系列,利用西门子STEP7软件来进行程序编写、上传和下载。根据控制流程,编写控制梯形图和STL代码。部分代码如下:

最后根据官方手册进行硬件连接,将PLC与光电传感器、继电器以及步进电机驱动模块连接,即完成了整个播种装置软硬件的设置[2、3]。

3结束语

本文利用PLC控制技术,减化了机具的结构,减少了传动件,避免了大量机械设计工作量。同时利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将播种量调节变为程序调节,只需改变程序参数即可,方便快速。同时多组传感器的使用减少了人工量和需调节量,做到了育秧的工厂化和自动化。由于PLC系统故障率低,结构紧凑,易于维护,可代替传统机械育秧播种装置。

参考文献:

[1]林金祥. 2BX-600型水稻穴盘育秧播种机的研制[J]. 机电技术, 2005, 28(1):55.

[2]王丽平,陈光伟. 基于S7-200PLC的伺服电机位置控制系统[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7):65.

[3]西門子(中国)有限公司. 深入浅出西门子S7-200 SMART PLC[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动机
电动机轴贯通处过盈连接的计算分析
浅析电动机日常维护与保养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节能计算
论大型电动机的现场组装
基于KB0的电动机软启动控制系统
电动机的保护配合及CPS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