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关键问题与应然取向

2017-10-21李云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关键问题

【摘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开展十多年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发展严重不均衡,评价存在制度性缺陷,教师总体素质不能满足教改要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的制约。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应该秉持着走向高位均衡,开展合格性评价,激发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回归学生本位等应然取向,使我国基础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 关键问题 应然取向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13-02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根本,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开展十多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改革也遇到了一些瓶颈,阻碍了改革的继续推进。本研究分析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应该秉持的应然取向,对深入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认识到这些关键问题,是持续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1.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严峻。一方面,东西部地区以及各地城乡之间发展严重不平衡;另一方面,区域内部学校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越来越强烈,择校热现象在各地区愈演愈烈。在城市地区入重点学校、重点班竞争激烈。在农村地区,许多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城镇上学,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在一些地区颇为盛行。这些现象都反应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非常严重,优质教育资源极其短缺。

2.基础教育评价存在制度性缺陷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主要为选拨性评价,往往以考试分数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依据。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阻碍了基础教育改革的继续推进,助长了应试教育的风气和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培养出的人才高分低能。这种评价方式受到人们的批判,但是长期以来,受我国考试文化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这种评价方式依旧在基础教育领域占据主流地位。这种不科学的评价制度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关键瓶颈。

3.教师总体专业素质不能满足教改要求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专业素质是保证基础教育质量最基本的前提。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一部分教师缺乏积极的专业态度,安于现状,被动改革心理严重。一部分教师虽然有意愿进行改革,但自身专业素质不足,缺乏专业支持。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但目前教师总体专业素质还不能满足教改要求。需要转变教师观念,为教师创造学习机会,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4.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危害学生健康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国家出台各种减负政策后,学生在校时间减少了,家庭作业却增多了。家长不惜花费巨资让孩子上各类补习班,特长班,各种课外辅导越来越火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造成学生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巨大,厌学、逃学、辍学现象在一些学生中蔓延,青少年近视人数明显增多,这些都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应然取向

“取向”即选取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有正确的取向引导,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走向高位均衡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应然追求。教育均衡分为基础均衡和高位均衡,走向高位均衡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应然追求[1]。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追求让教育阳光普照每一位学龄儿童,这是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公平,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接受優质教育的权利[2]。基础教育发展达到高位均衡,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由不均衡到初步均衡再到高位均衡,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需要我们不懈努力。

2.合格性评价

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选拔性评价的弊端已明显暴露,杨启亮教授认为合格性评价应该成为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合格性评价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的、基础公民素质培养的评价,选择合格性评价才能使青少年在正常的教育环境下成长,中小学校才有可能摆脱被应试教育扭曲了的附庸处境,基础教育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此外,实施合格性评价对社会人力资源、高等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自身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3]。

3.自我更新

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自我提高的意识,通常是被动学习,往往收效甚微。据一些师范院校的国培主讲教师反映,国家耗资巨大实施了国培项目,但许多中小学国培教师在听课时经常玩手机,一些女教师中途离去逛街、游玩。这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只是应付学校的安排。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有了自我更新的意识,教师专业发展才有原动力。

4.以人为本

回归学生本位的教育功能选择。长期以来,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忽视了教育中学生的主体价值,将学生当做流水线上的产品,忽视了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以及个体的生成与发展的需要,影响了受教育者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降低了基础教育的质量,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价值的实现[4]。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成了使学生不愿读书的教育?成了使人越来越没有思想的教育?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基础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让教育功能价值回归学生本位。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其中肯定会遇到困难和阻力。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坚定改革的信心和方向,认真总结改革的经验,找准改革的正确方向,探索科学的改革路径。

参考文献:

[1]刘志军,王振存. 走向高位均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应然追求[J]. 教育研究,2012,03:35-40.

[2]翟博.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0,(01):3-8.

[3]杨启亮. 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J]. 教育研究,2006,11:11-17.

[4]陈延军.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向、反思与重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4,(07):31-34.

作者简介:李云(1990-),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关键问题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铁路信号施工图审核关键问题分析
质疑与反思 秦岭隧道交通事故的关键问题在哪儿?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
NFV技术及其引入VoLTE IMS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解决好改革关键问题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简析保障房建筑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再生资源回收处理项目前期咨询关键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