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资源开发的实践与研究
2017-10-21施久富
施久富
摘要: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过程和经历是学生智力生长的关键环节,体验经历的过程越深入,不仅会加深学生整个过程的深刻性,还会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悟知识与技能的建构过程,在经历的过程中感悟其中的方法与思想,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
关键词:资源;初中物理;经历;思维
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经历是非常重要的,而体验与经历的资源必须迎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智力生长的需要,即以学定教、以生为本。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我们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有更多、更真实地体验经历。
丰富实验体验资源
学生在参与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很多知识与技能都是通过物理实验而建构的,建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顺理成章地认知知识与规律,还可以自发地领悟其中的方法与思想,将物理的研究方法與思想自然对接相应的物理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在整个体验与经历过程中固有的思想与方法转变成生存的一种技能,一种思想,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优化的资源就是实验资源,在优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体验过程中。
在大气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第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刻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能通过对比、观察、分析、归纳感受大气压的微小变化所带来的力的变化。因此,这个体验过程是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大气压的存在,还可以在体验的过程中掌握分析的方法与对比的思想,促进学生的智力生长。笔者在此环节采用如下步骤优化:
初体验 给学生展示一个矿泉水瓶,在瓶子中倒入少量的热水,然后倒出,然后擰紧瓶盖,此时发现整个矿泉水瓶变瘪了。明显的实验现象给了学生初步的视觉体验。而此时教师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瓶子变瘪的呢?学生大部分学生都会对接今天教学的主题,即大气压,但是大气压是怎么作用在瓶子中,最终导致瓶子变瘪却需进一步思考。
再体验 展示一个集气瓶,放一个熟鸡蛋在瓶口,鸡蛋不能掉进集气瓶中。此时,教师再往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热水,过后倒去后再放上原来的鸡蛋,鸡蛋唰的一下就被瓶子吞进去了。这个实验现象让学生再次震撼,实验效果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加深。
再对比 两个实验达成后,学生就会对两次实验的异同点,在交流、讨论、对比的情况下,学生很快可以构建大气压变化的原因,不仅感受到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巧妙应用,也掌握了对比分析的物理思想方法。
优化错误生成资源
学生自然生成过程中错误是最原生态的资源,是最能反映学生学习真实现状的资源,它一方面可以暴露学生对相应内容的掌握深度,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原型,这种资源直接指引着教师后阶段的教学进展,也帮助学生突破他们原先的思维误区,促进学生对相应环节的真正掌握。
比如,学生在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电阻过程中,学生对相应的实验步骤容易混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环节:①学生不知道先闭合开关S2还是S3;②学生不知道在实验的哪个环节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哪个环节不能调节滑动变阻器。针对这种错误资源,我们不能单纯地给学生讲题目,而是采用等效替代法的真正体验,即让学生再次温故一下熟悉的科普小故事——曹冲称象,学生都知道先准备一个小船,再把大象赶到船中,做好标志,再将大象赶出来,然后往船中加石块,加到标志处,称出石块的重量即可。到此为止,我们再让学生把曹冲称象实验过程和此处测量电阻相对应,巧妙地突破原来的思维误区。
开放实践应用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已学的知识与技能,开展一些拓展性活动,在苏教版的教材中有九节的综合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教材设计之外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对相应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启发学生将已学的知识与技能与现实社会中的应用与实践相对接,真正在实践活动的参与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比如,在物体的浮与沉的学习完成以后,我们教师无需急着进行相应环节的题海训练,而是引导学生去制作一个液体密度计。在这个实践与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物体浮与沉的原理及其应用,还在制作过程中知道了如何调节密度计的重心,如何标注刻度,如何提升精确度等方法,在制作中真正全面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为了提升综合实践延续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形成了连续性的研究,那就是在简单机械学习以后,我们还让学生利用杆秤和烧杯来改装一个液体密度计,这两个密度计的制作让学生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对比密度计制作的异同点,真正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宽度。
资源的深入优化,让学生在深入的体验经历的过程中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升,真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