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验槽施工方法探析
2017-10-20秦波
秦波
【摘要】现代化建筑施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国民整体经济的不断提升,一方面为建筑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持;另一方面,人们对建筑方面舒适度与安全性的更高追求,也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建设重点。为此,通过验槽技术对建筑物地基进行检验,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地基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还能根据地基土质合理的进行方案设计,从而为建设工程提供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局部松软;遇旧空洞;清槽技术
验槽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勘查地基,对桩基、基槽开挖等施工环节的质量进行科学检测,及时排查安全隱患,提升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是工程建设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
1、当前阶段建筑工程中验槽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其解决方案
1.1地基局部的松软问题
在工程建設过程中,地基松软属于较为常见的施工问题之一,一旦发现该种现象,将会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工程地质勘验报告对局部地基松软问题无法及时的检测出来,只能在挖槽、钎探后才能对地基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工程地基建设的软土层相较于其他地基层偏薄,因此在处理地基问题时,通常会选择换素夯土、灰土等方式,同时,在处理过程中要保证换填土的地基层与相邻土层保持一致。一般情况下,地基软土层如果过深,换填土的成本也会有所增加,并且会受到施工技术、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针对该种情况,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可以使用灰砂挤密桩的处理方式,对松软地基部分进行局部挤密,同时,根据地基土层的实际承受能力,调整布桩间距,从而解决地基问题。在进行具体的灰砂挤密桩施工时,应注意提前对施工区域进行试验,降低因局部过软后过硬而造成的地基承受力度不均的问题。
1.2地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旧空洞问题
地基建设过程中容易遇到建设地区存在枯井、防空洞等旧坑洞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地基建设的工程质量,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程验槽的技术难度,降低施工效率。为此,针对工程遇到的旧空洞种类不同,使用不同的技术进行处理,可以在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保证地基的有效建设。具体的旧空洞处理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旧空洞夯填法
如果地基建设工程遇到的旧空洞属于枯井类,建筑工程队伍一般选用素土、灰土进行分层填实。如果旧空洞是墓穴后防空洞,建筑队可以先将洞穴的顶端打开,然后同样用灰土或素土进行分层夯实。在这一过程中,旧空洞基础的一米到一米半的部分,一般选择与洞穴周围相同的土质进行填充,填充范围不超过建筑无基础范围的三米到五米边缘。
(2)旧空洞的基础加深处理法
如果地基建设遇到的旧空洞比较浅,距离建设工程较近,在进行具体的地基处理时可以通过基础加深的方式,与旧洞穴的洞底取平。该种方法的特点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对旧洞穴并不直接施加压力。为将地基的部分压力转移到防空洞上,在防空洞基础较深的建筑中也可以使用基础加深建设方式。除此之外,如果遇到的是退洞等类型的洞穴,对地基的建设方式选择较多。如,工程建设的地基周边存在旧河道,在地基施工过程中无法有效的规避,可以选择地基加深、夯填等方式进行处理。前者较后者的工程量少。
2、建筑施工过程中验槽技术的探析
2.1工程的清槽施工技术
清槽工作一般是在验槽的准备环节开展,以保证验槽的施工质量,具体的施工步骤如下:首先,清槽应按照施工队伍的设计方案执行,结合实际的施工状况清平槽底,对槽帮进行修直处理,并将多余的土清出,为下一阶段的验槽提供良好基础;第二,对地基局部过硬或过软的部分进行勘验、钎探,保证地基建设能够有效挖出老土;第三,施工过程中有时需要对桩基部分进行加深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应假设整体地基基础,保证建设层面保持同一高度。与此同时,如果低级的施工建设采用的是条形基槽,应保证槽宽一致,避免出现过宽、过窄的施工问题,影响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第四,在遇到旧空洞,如井、洞穴、坟墓等构建物,并且构建物处于施工工程基槽槽底的范围内,建筑单位应对基槽槽底进行加深,保证能够在验槽时挖到老土。除此之外,在对地基基槽进行加深的过程中,如果基础加深的深度较大,可以将加深的地基部分设置为梯形结构,提升验槽的实际施工效率。
2.2观察验槽技术
现场观察是建筑基础验槽的基本方法,地基土质是观察验槽的重点。1)观察原基底是否存在浮土层、变动层及覆盖层,如存在以上几种土层则应铲除,直到可以找到施工现场的原基土为止。确认找到原基土后应对建筑地基中受力相对较大的部位。2)为了有效鉴别建筑地基中的回填土与老土,应采用以下方法:a.回填土中可能含有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料等杂质,而老土则较为单纯;b.经手捏、钎触及镐掘后可发现回填土较为松软或松散,老土则较为坚硬及密实等。
2.3洛阳铲探技术
利用洛阳铲探技术进行验槽时,直接利用半圆柱形探铲在开挖好的基坑坑底垂直戳向地面即可,当洛阳铲将泥土带出后,原土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在辨别土壤包含物、密度、颜色及结构等的基础上对基槽土质进行判断。1)先了解建筑工程基坑情况,并根据基坑实际情况绘制平面图,随后在平面图当中标示出探孔位置,布置好探孔后及时进行编号,以便于根据编号顺序依次完成铲探验槽。2)将探孔深度控制在2.0~3.0m之间,每隔3~5铲对探土的包含物、状态、颜色及土质等进行观察。如在铲探中发现土壤中含有杂质或土质变化较大,则应将探孔距离缩小到1.0m左右,并同时在验槽平面图上标示出探孔的平面形状、深浅及大小等具体情况。3)完成铲探验槽后,及时整理土质资料,以便为建筑地基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此外,探完后应及时利用灰土及素土等对探孔进行回填。
结语:
验槽作为建筑施工地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缩短项目建设工期,降低工程无效成本投入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针对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地基局部松软、遇旧空洞等问题,采用合理的验槽方式,在清槽、观察、铲探等环节加强管理,提升验槽的施工技艺,可以在保证建设单位了解地基状况的基础上,提升工程使用、建设的安全系数,从而为建设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韩志刚.建筑物地基基坑验槽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5(7).
[2]李景琳.轻型圆锥动力触探在国外某电源工程验槽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