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防水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探究
2017-10-20王洪杰
【摘要】本文对建筑工程渗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的浴厕渗水问题进行分析,对施工材料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了渗漏的综合治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渗漏;防治
现在,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渗漏的问题非常的普遍,对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渗漏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导致人们的日常生活舒适度下降。本文结合实际的建筑施工渗漏产生的原因,对不同的因素进行分析,从施工方的方案,到材料的质量,再到施工的管理。建筑工程渗漏问题的治理是一个难点,所以,应该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才能确保渗漏的消除,使人们可以更加舒适的居住在建筑中。本文针对建筑中浴厕的渗漏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措施。
1、浴厕渗漏产生的原因
1.1 水电安装和土建施工存在不协调的问题
很多施工单位在进行水电安装的环节中,他们不能与建筑施工队伍进行密切的沟通,二者一般都是独立的状态,在施工的过程中即使遇到问题,也不能及时的协商,导致预留洞口的施工质量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在进行水电安装的环节中,出现预留孔洞的位置非常的不准确。在预留洞口完成施工后,不能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这就导致了洞口的位置出现更大的出入。甚至有些施工单位会采用机砖作为预留洞口施工的模板,在水电安装完成后,不能对洞口进行管理,在建筑施工环节中,进行混凝土浇筑的环节中,不能对预留洞口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观察,导致预留洞口出现明显的位移。
1.2 预留洞口施工后,混凝土填补技术质量不能保证
在水电工程施工完成后,他们要进行补洞的操作,但是很多水电施工的队伍不能充分的认识到补洞的重要性,他们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补洞的强度比较小,而且补洞口的位置并不集中,补洞的混凝土不能进行合理的养护。在进行各项施工操作的环节中,工作人员不能重视自身的工作,他们在各项操作中非常的马虎,而且验收人员也不能认真的执行各项操作。有些工作人员认为补洞是次要的工作,不会对整个工程产生太大的影响。
1.3 設计图纸的不完善
很多设计图纸中,并不能确定好卫生器具的型号,这就导致了预留洞设计的环节中,不能按照标准确定位置,在进行图纸会审的环节中,不能对卫生器具的规格和型号进行确定,只能按照图纸的要求预留。在进行卫生器具安装的环节中,卫生器具实际的尺寸和实际的尺寸存在差异,导致在预留洞孔的周围出现裂缝。
1.4 防水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
在进行厕所的设计中,没有设计临时的照明灯,导致防水层不能均匀的涂抹。在预留洞口施工完成后,没有按照标准进行审核,在放水工作完成后,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测量,即使测量的标高存在差异,也没有及时的返工,导致地面的排水的坡度和坡向与设计的要求相差甚远,甚至出现了倒坡的情况。在返工的环节中,不能合理的处理新旧的搭接问题,这就导致了渗漏的概率的提升。防水工程不能按照规定操作,还没有进行防水保护层的施工,就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导致防水层出现破坏。
1.5 施工方法不恰当
在施工的環节中,穿楼板的管道和相关的套管不能合理的镶嵌,这就导致了周围产生缝隙,出现漏水的隐患。管道和楼板的交界处不能采取防水的措施,导致渗漏的产生。地面水泥地槽的排水口和地漏周围的交接不紧密。穿墙楼板套管预留的位置不够,二者之间没有进行密封的处理。
2、建筑工程渗漏的防治措施
2.1 高度重视地面管道周围的补洞工作
应该制定完善的施工措施,在施工中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合理的落实,确保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都有专门的施工人员负责。施工的管理人员应该在进行各项操作之前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工作,应该定期开会,宣传如果不按照规定操作带来的危害。在施工的环节中,应该完善相关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在进行管道和地漏安装的环节中,应该确定好标高,确保位置的准确,如果位置存在偏差,应该及时做好校准工作。在洞口完成了固定后,应该及时的将洞口周围的异物清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环节中,应该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一般强度大于C20,在浇筑完成后,要进行养护工作,在养护期间不能触碰混凝土浇筑的部位,在拆模工作完成后,应该采用水泥砂浆进行相应的找平工作,然后进行试验,确保洞口被固定牢固,持续24小时试验,如果在这个期间没有发生渗漏的问题则为合格。在进行地坪施工的环节中,应该进行混凝土椎体保护台的施工,通过这一操作完善补洞措施。
2.2 施工人员应该精确的预留管道洞口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应该对施工的图纸进行分析,确保预留的洞口的位置与暖卫工程施工的一致,并且确保各类卫生器具的规格和型号,应该在观察卫生器具实体后再进行洞口的施工,在进行卫生器具安装的环节中,应该再对卫生器具的型号和尺寸进行核实,确保无误后进行安装。建筑工程施工队伍和水电工程施工队伍应该加强联系,确保二者可以密切的配合,按照轴线确定好预留洞口的坐标,然后进行重复的校对。
2.3 保证材料的质量合格
在补洞的环节中,混凝土的强度应该合理的控制,在混凝土配置的环节中,应该实现原材料的合理搅拌和运输,完善混凝土的结构工程,按照验收的规范执行各项操作。原材料中的水泥应该采用硅酸盐水泥,而且要控制好石块的粒径,石块的粒径一般在5-25毫米之间。在补洞的操作中,混凝土的强度应该大于C20,严格的按照配合比进行配置,并且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试验。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环节中,坍落度应该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且在浇筑现场进行检查。如果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原材料出现了离析的情况,应该按照要求进行重复性的搅拌。
结语: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环节中,应该做好相关的防渗漏的工作,防止渗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应该在预留洞口的施工和混凝土的配置环节中进行严格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高志良.探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四川水泥,2015,(09):204+14.
[2]王小颖.房屋建筑工程防水质量通病原因剖析及防治对策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2):153.
[3]陈金新.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开裂、渗漏)及防治[J].中华民居,2011,(06):114-115.
作者简介:
王洪杰(1966.11-);男;汉族;河南省遂平县人;本科;研究方向:建筑物防水、堵漏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