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课堂导入教学的分析

2017-10-20杨小乒

数码设计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服务性完整性针对性

杨小乒

摘要: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是新课标学习过程的一个倡导点.在其推动下,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设计时可以按照多样化要求进行优化选择.上课初期,学生仍然对课间活动保持有兴奋,其注意力仍然不能全部转移到课堂,教师良好的导入设计是课堂教学顺利展开的保障.本文以新课程背景物理课堂导入教学为例,尝试对课堂导入原则和实施策略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针对性;实效性;服务性;完整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2-0119-01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must have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all students, which is an initiative poi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learning process. Under its promotion, teachers can make optimal choices according to diversified requirements when designing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At the beginning of class, students are still excited about interclass activities, and their attention cannot be fully transferred to the classroom. The good introduction design of teachers is the guarantee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takes the new curriculum background physics class introduction teaching as an example, tries to introduce the classroom introduction principl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briefly.

Key words: pertinence; Effectiveness; The service; integrity

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是新课标学习过程的一个倡导点.在其推动下,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设计时可以按照多样化要求进行优化选择.上课初期,学生仍然对课间活动保持有兴奋,其注意力仍然不能全部转移到课堂,教师良好的导入设计是课堂教学顺利展开的保障.本文以新课程背景物理课堂导入教学为例,尝试对课堂导入原则和实施策略进行简要阐述.

1 导入原则

课堂教学呈现于空间场地,展开在时间链条,其首要环节就是课堂导入.严格意义上讲,它是课堂教学的现场准备阶段,第一是把课堂秩序从纷乱的课间状态整顿成有序的课堂状态;第二是用新知识引导学生注意力转移;第三是激发动力,把课堂做为平台,发动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导入环节尽管在课堂时间占比中比重很小,却不是可有可无,也不能随意为之,三个原则必须认真遵循.

1.1 针对性

即目标的明确性.导入设计必须紧扣课堂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必须使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在学生的心中得到明确.比如教学《摩擦力》,教师在列举生活实例对“摩擦力”进行课堂导入时,即使材料俯拾皆是,也不能信手乱拈,必须围绕“摩擦力”提出问题,比如“停止踩车后,自行车为什么会慢慢停下来”、“弹球为什么在玻璃上滚动的远,而在土地上滚动的近”、“山地车为什么不使用更窄更光滑的轮胎”、“盲道为什么不使用较为光滑的瓷砖”等等,再让学生类举出共性的例子,在学生积极列举的气氛中,“摩擦力”这一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

1.2 实效性

导入是为了吸引,但吸引不是最终目的.启发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知识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推动学生与教师积极合作,使课堂任务高效完成.

1.3 服务性

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辅助环节,无论注意力吸引还是课堂状态转换,都不能直接实现教学目标,而只是为了学生学习和后续教学提供服务.

2 导入策略

2.1 学生实际状况

课堂导入不是为了让教师表演才智,而是为了更有效的服务学习、服务学生.学生在认知、兴趣、程度等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是导入设计的主要考虑点.比如导入《摩擦力》时,并不是实例越“高大上”,效果就越好.像“神舟”飞船、“长征”火箭、“月宫”探测器等,虽然吸引眼球,但其摩擦力环境过高过远,相对于学生还比较“虚幻”,在调动学生配合上就比较困难.如果教师能够把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信手拈来,比如“为什么水泥斜坡一般都会划上花纹”、“为什么鞋子底面不能是光滑的”、“为什么砂纸能够打磨物体”等,通过这些学生熟知的实例才能够調动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共鸣.

2.2 保障教学系统的完整性

课堂改革推出了多样的模式提法,但无论何种概念,“导入―分析和理解―巩固”这三个环节总是回避不了的.它们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链条,承担着最主要的教学任务.导入环节作为链条的第一环,为下面各个环节教学提供服务和铺垫,是课堂教学系统完整性的首要保障.3.多样化导入导入主体不同,导入策略也会不同,表现为两种形式:

2.2.1 教师主导

这是最常用的导入形式.特点是教师设置导入问题、教师主导导入过程、学生配合教师完成导入.从实践来看,其可再做以下细分.讲述型;即教师为逐渐展现课堂内容,而预先准备导入材料(生活实例、故事、名言警句、历史事件等),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和引用.比如对《光》进行导入时,教师预先准备了《墨经》中关于“光”的相关陈述,告诉我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光”在传播和反射上的特点,同步渗透民族文化教育.试验型,即把小实验做为导入的主要手段,比如导入《摩擦力》内容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玩具车、两块木板(一块光滑,一块粗糙),通过观察玩具车分别在两块木板上跑动的状态和距离,然后提出“摩擦力”的概念.提问型;如上述《摩擦力》的导入,如果使用提问导入,就可以先问“你了解摩擦力吗”,再问“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再问“这些摩擦力有什么作用”,再问“如果没有摩擦力会有什么结果”,再问“需要或不需要摩擦力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将其增强或削弱”,这样就可以充分吸引学生了.

2.2.2 学生主导

这是随着教改深入而提出的一种方法.学生主导不是学生自由.导入的过程仍然必须在教师的掌控之下.它的基本特点是让学生代替教师来求解问题,分析现象,再由教师提出课堂目标.这种形式也可进行细分.游戏型;学生天生对游戏抱有充分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设计或借鉴一些小游戏(与课堂内容相关或相连),可以收到积极的导入效果.讨论型;发动学生就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实现课堂导入目标.比如导入《热量》时,让学生分析“蒸汽烧伤和热水烧伤那个更严重”,学生囿于生活经验,大部分往往从感性出发进行判断“热水烧伤后果严重”,个别学生会提出“蒸汽烧伤后果严重”,就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判断,“蒸汽在变成热水时,会释放热量,所以拥有更多的热量”,进而推导出“蒸汽比热水烧伤严重”,导入效果非常好.综上所述,导入环节对课堂教学的完整性、高效性有影响,担负着课间秩序向教学秩序转换的调整作用,以及为教学过程提供服务和铺垫的作用.学生实际情况、课堂完整性、具体导入形式,都对导入效果形成制约.课堂导入既非无关紧要,也不能随意实施.教师设计和实施导入时,必须把学生作为导入对象,课堂导入不能追求虚浮花哨,必须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课堂导入岂能如此“别出心机”?[J]. 管宏斌. 江苏教育研究. 2009(15)

猜你喜欢

服务性完整性针对性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防止调度自动化系统漏监视告警的一些措施
国家发改委:经营服务性收费清单全国一张网
浅析如何发挥数学在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学中的服务性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
情态动词专项练习
谈书法作品的完整性与用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