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学生评价方式的变革
2017-10-20王屏
王屏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许多教育者围绕“学生评价方式改革”这一主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与实践,创造了许多新的学生评价方式。但是我们发现传统的学科为本的思想、单调呆板的评价方式仍然在评价教学中得以出现。本文从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根据新课程改革下学生评价方式转变的理念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关键词:学生评价;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2-0098-02
Abstract: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background, many educators around "student evaluation mode reform" this topic research and practice, created many new student evaluation. But we found the traditional subject to our thoughts, drab and inflexible evaluation methods in evaluating teaching may still occur. This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evaluation mode change concep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Students' evaluatio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1 传统学生评价方式弊端
1.1 评价功能甄别化
传统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评价方式常常是根据学习成绩判断学生的优劣,根本不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它很难使每一位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不能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1.2 评价主体单一化
在传统学生评价中,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评价客体。只能接受来自于管理者—— 教师的评价和指导。学生在评价中根本没有发言权,被评价者对评价活动和结果产生对立、反感、抵触情绪时不能及时的得到关注。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学校的教学活动得不到相应的信息反馈,教学活动得不到全面性的评价,而成为片面性、独断性的甚至是武断性的评价。
2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2.1 学生评价功能由重视甄别转向重视发展
新课改的基本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其目标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学生评价功能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完全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2.2 评价内容的知识化转向各方面全面综合评价
2.2.1 知识与技能方面重在感受、体验、理解与应用
基础知识的评价应该从素质教育出发,评价学生的文化素质。在评价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是否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文化科学知识;是否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否独立的去探索新知识。基本技能是人们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社会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而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听、写、读、计算、实验以及信息技术使用等技能。
2.2.2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就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评价对象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但是这类评价不能直接的作出判断,只能由一些可观察的指标间接的推断和度量。我们应该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的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及其过程之中,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落实学生评价方式的建议
3.1 学校方面
3.1.1 重建学校管理制度
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没有一个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是难以想象的。所以,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也自然成为在新的课程评价下势在必行的一个项目。建立科学民主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师民主化评价意识的形成。
3.1.2 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公平的评价制度
对学生的成绩考查、考核、评价是学校日常管理的一项工作,基于对传统的考评制度的深刻反思,重建一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制度。另外,我们应该减少期中、期末考试权重,增加过程性学习的比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对待有困难的学生,只要他们能认真听课,能积极回答问题、参加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布置的基本作业,都应该得到对应的学习过程成绩分。对于非毕业、非升学的考试,可以尝试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
3.2 教师方面
3.2.1 转变评价观点
过去老师们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就靠考试,通过成绩和名次来考查学生,评价学生。新课改要求我们评价学生必须灵活多样,讲究艺术。充分利用语言评价和非语言评价,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不能“唯成绩论”。但也不是完全摒弃考试,可以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3.2.2 关注个体差异,关注、尊重少数探究能力较差的学生
尤其是以下几种学生: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老师要设计多种材料,开展多层次的科学探究,满足不同学生实际水平和需要。充分调动不同水平学生的成功与喜悦的感受,达到全体发展。
3.3 学生方面
3.3.1 转变学习观念
学生应该明白新课程改革下的学习不再是只为分数而学习,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学生的道德品行、学习态度、方法、策略、品质、能力、心理、身体素质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
3.3.2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
学生可以写一写自己在这个学期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哪些方面尚有不足、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自己对下一学期的学习有什么计划和打算等内容。学生站在主体地位上使自己更加关心集体、主動为学校分忧解难,增进与管理者的相互理解,自觉用评价指标约束自己,从而最大限度的得到发展。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校园生活。正确认识自己,积极主动的与同学、家人、老师交流沟通。
4 总结
本文对于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评价方式的变革与传统评价方式存在的一些弊端作了一些探讨,希望以后我们能不断的去研究探索新的措施,寻求更适合学生的方式,从而使对学生的评价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
[2]卢立涛.浅析学校评价理论的发展历程与趋势[M].山西:山西省太原市,2007: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