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风险的防范策略探究

2017-10-20唐艺宁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会计风险防范策略

唐艺宁

摘要:深化内控管理改革,是新时期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风险科学防范的重要工作,也是銀行业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阐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成因,并从健全会计内控体系、创新会计监管模式、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风险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风险;原因;防范策略

前言

会计是企业内控管理的工作重点,也是战略性发展的重要支撑。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背景下,面临比较严峻的发展挑战,会计风险的发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多元化市场经济环境,进一步要求会计风险防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此,本文立足对会计风险的研究,就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科学防范会计风险,做了如下阐述。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核算风险。会计核算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财会工作的核心环节。核算风险是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1)会计核算失真,难以对企业资产状况进行真实而全面的反映;(2)会计核算不到位,对于企业利润的盈亏状况,难以有效反映。这些风险的出现,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造成干扰。

2.票据风险。金融票据风险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常见会计风险,主要是由于票据的变更、伪造,不当所得等,导致票据行为无效,极易形成会计风险。在实际当中,票据审核不严、违规操作,缺乏先进的防伪及鉴别技术,不仅形成了操作风险,也是导致票据风险的重要因素。

3.结算风险。结算风险,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运用结算工具从事资金清算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如:违反结算规定,在现款支付、票据承兑过程中,把关不严,错账、违规等情况,都是结算风险常见的表现形式。又如:对业务操作中的印章,印签等实物性证件交接混乱,引发丢失或失窃风险;对支付结算凭证审核不严,虚假支付凭证致使银行资金损失等。

4.清算风险。清算风险主要有两类。一是同城票据交换清算。票据交换环节多,经手人员多,若不执行操作规程易引起票据交换资金清算困难;二是内部资金流动风险,如:基层银行超负荷运行,大量占用汇差资金,备付金比率偏低甚至在人民银行透支,增大支付性风险。

5.操作风险。会计工作专业性较强,规范的操作是规避会计风险的重要手段。但是,企业会计人员违规操作,给资金流动、资源配置等造成较大影响。并且,企业对财会人员的管理不到位,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挪用资金等行为,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推进。因此,操作风险是会计风险最为常见的形式。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风险的原因

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清楚地认识会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并且针对不同的会计风险,分析成因,为防范措施的开展,提供有效保障。新时期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风险的形成,主要由以下原因所致:

1.内控模式不完善,影响会计风险管控。不少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管理方法陈旧,在风险管控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处于被动的风险防范现状,不利于核算风险、清算风险的有效控制。同时,缺乏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违规操作、审批流程不规范、监管力度缺乏等问题的发生,容易形成结算风险。

2.金融监管不到位,难以满足企业所需。企业在会计监管工作中,缺乏完善的管控制度,导致会计风险防范工作出现责任不明、管理力度欠缺等问题。(1)企业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导致责权交叉,弱化了金融管理力度;(2)管理制度不完善,尚未形成细化的规章制度,出现会计人员操作行为随意,导致会计操作风险的发生;(3)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缺乏多部门的协调配合,部门之间责任推诿、内控资源浪费,这些都会对会计工作造成较大影响,产生较为严重的会计风险。

3.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专业性强,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工作岗位要求。但从实际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会计人员,很大部分缺乏良好的综合素质,对于会计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影响。对金融政策不熟悉、专业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都是导致会计风险的主要原因。为此,落实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是强化会计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风险的防范策略

面对会计风险多样化的表现形式,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着严峻的发展挑战。在笔者看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积极应对会计风险的过程中,应转变思维模式,通过内控体系的完善、监管模式的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会计风险的科学防范,提供有力保障。具体而言,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防范工作:

1.健全会计内控体系,强化会计风险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重视会计内控体系的构建,这是强化会计风险防范的工作重点。会计核算风险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在于内控体系存在漏洞。为此,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是加快内控体系的构建,确保会计内控体系契合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明确岗位职责,避免职责交叉,建立岗位责任制,特别是规范操作行为,避免操作风险的发生;三是推进财会信息化建设。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管控信息体系,形成完善的财会管理制度,强化对结算风险、清算风险的有效控制。

2.创新会计监管模式,全面推进制度化建设。会计监管模式的创新,是全面推进会计风险防范的工作重点,也是发挥风险防范效能的有力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创新会计监管模式;其次,会计风险防范是一项系统化工作,这就要求推进会计风险防范的制度化建设,为工作的全面开展与落实,夯实内部条件;再次,强化监控管理力度,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机制,确保会计监管工作全面覆盖、高效率开展,这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会计内控建设的关键。

3.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满足新的环境要求。新的发展环境、新的会计要求,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应加快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度建设,通过教育培训等途径,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规范会计操作行为,提高职业素养;其次,强化会计人才引进工作。在现有人才队伍的基础之上,强化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引进,以更好地壮大现有队伍,为会计风险防范,提供有力的内在保障;再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提高财会人员的积极性,将考评结果与薪酬、职务晋升直接挂钩。

结束语

总而言之,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适应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能够在战略性发展的构建中,积极应对会计风险,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会计风险对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防范会计风险的关键,在于优化内控环境,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创设良好的外在条件,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全面推进会计风险防范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彭帆.金融企业会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04).

[2]丰冠华.企业金融会计的风险防范及控制[J].当代教育实践,2016(12).

[3]王嘉熙.金融企业会计风险与防范[J].科研(理论版),2016(01).

[4]舒全登.金融企业会计风险防范之浅论[J].中国市场(电子版),2015(08).

[5]郑永生.论当代金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加强策略[J].时代金融,2015(04).

猜你喜欢

会计风险防范策略
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防范策略研究
县域企业退休职工冒领养老金的防范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风险防范研究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
农商银行会计风险的形成及其防范探讨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
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问题
新形势下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新时期保险企业会计风险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