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探讨
2017-10-20冯春梅
冯春梅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如果具有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那么他们就会积极自主地投入到语文科目的学习中,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此,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提高初中语文教育的关键。本文就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展开论述,旨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语文学习兴趣就是对语文进行探究的意识倾向。学生一旦对语文产生兴趣,就必然把思想和精力都集中到语文学习上来,而置其他于不顾。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产物,需要后天环境的激发和耐心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是如此。那么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巧妙导入新课,学有所乐
巧妙的课堂导入会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的课堂导入是有效教学的敲门砖,它可以快速的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状态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导入语,敲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大门,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展开语文知识的学习。
首先,是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能够图文并茂地呈现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桥之美》,这篇课文中,作者吴冠中先生以其画家独有的眼光给我们品评了桥之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引导我们对这些人类智慧结晶进行欣赏。教学时,我们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导入新课,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呈现石拱桥、木桥、索桥、南京长江大桥等等的图片。从而让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来直观感知桥的美,进而兴趣盎然地展开课文的学习。
其次,是生活化导入。初中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非常贴近初中生的生活实际的,我们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生活化的导入,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我的母亲》,胡适先生用细腻的文字描写了一个具备优秀性格和品质的母亲,旨在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每个人都有妈妈,但是每个人对母爱的体会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起来讲述他们的妈妈,讲述他们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进而让学生带着浓厚的感情来展开课文的学习。
2分层教学。变苦为乐
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是成正比例的。很多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都比较淡薄,很多优秀生的学习兴趣都比较浓厚,因此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所谓的学困生,就是指智力、心理正常,但是学习不好,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面对这一部分学生,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因材施教地进行分层教学,就是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练习题目、教学评价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构建语文知识的乐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解决语文题目的成就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例如教学《三峡》,这是一篇文言文,教学时,我们教师要确保班级中的所有学生都能疏通文意,都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确保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品析课文,展开想象,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确保班级中的少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创设的意境,能够感受到文章中的画面美。课堂教学中,当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就可以展开下一环节的教学。
当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层次性的练习题目,要求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必须做出哪些题目,要求班级中的学生选择性地做出哪些题目,进而降低练习题目的难度,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
3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语文课堂中,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而游戏活动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不妨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来寓教于乐。
例如在引导学生积累词语知识时,我们教师不妨设计“你说我猜”的游戏活动。就是在班级范围内选取一名学生,称为学生1,教师出示一个词语,假设这个词语是“踌躇”,那么学生1就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踌躇”的含义运用语言描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学生1描述的过程中不能出现“踌躇”中的任何一个词语,同音字也不可以。班级中的其他学生要根据学生1的描述来猜测到底是哪个词语。甚至,学生1可以将一些动作性的词语通过具体的动作展示出来,让其他学生来思考和猜测。整个游戏过程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能力。因为学生l需要在完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或者动作将其解释出来,其他学生也需要在完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班級学生分层若干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看哪一小组学生能在尽量短的时间里猜出最多的词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巧设导人,分层教学,游戏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