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17-10-20邵长录

数码设计 2017年1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中语文

邵长录

摘要:伴随着社会文明与开放程度的加深,创新能力在学生群体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若学生在创新方面一窍不通,则会对学习能力造成巨大的负面阻碍。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必须将培养创新型人才视为迫切任务,并以此为中心进行改革,借此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灵感,从而向初中语文课堂灌输新鲜的活力与生命力,彰显文学的极具魅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在现下的教学模式下,实现创新教学是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创新”不仅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更是提高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关键保障。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科目,毫无疑问承担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所以为保初中生成人成才,语文教师需要把握每一次良机,重视探究环节,提倡学生在话题讨论时积极地各抒己见,这样不仅有利于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更有效地實现了教学相长。本文综合了教学实践,详细地探讨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旨在提高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创新思维。

1关注探索发现的创新环节。提倡学生表达自我

学生真实的内心想法是最能凸显个人意志、性格、能力的一大标准,语文教师就要着力关注探究、发现等创造性环节,让学生将最大的注意力放置于课堂的讲解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沉下心来投入到与教师的互动中去,才能紧随教师讲课的节奏进行深入性的思考,继而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同时,在开展探究性质的学习活动时,教师还要对合作性学习法善加利用,促使班级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深厚的学习气氛,从而提升学生之间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带领理解《俗世奇人》这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先跟学生讨论文章题目的用意,围绕“‘奇的落脚点体现在何处?”这一问题展开合作交流。显然,这是一种探究类的学习活动,非常适合全班同学一起探讨。其次,教师在维持秩序的过程中,要发挥主导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杨七“杨巴各自的“奇”分别是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一问题的答案。经过激烈的小组讨论,学生都能够明白前者的“奇”主要是表现在构思的巧妙以及技术的娴熟方面,而杨巴的“奇”,则是超越了常人的普通,他因圆滑世故、投机取巧而“奇”。通过对前后两者的鲜明对比,学生就会顺其自然地明白何种人才是社会的需要,何种人才会被社会“唾弃”。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更对现社会的生意场有所明了,这就是创新思维的体现,可谓是一举两得。

2注重对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的培养

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大胆提问、有理质疑,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沟通,教师才能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利推手。

譬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经典著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显然这是一篇对青葱学生时代的回忆录,与初中生的学习生活是密切吻合的。因此,教师可以紧扣这一特点,让学生先对本篇课文展开自主的预习,然后提出自己的质疑点,向教师进行有效的提问。有一位学生提问说:“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句话的内涵体现在何处?作者为什么要单独花费笔墨描写这只梅花鹿?作为比学生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更上一层楼的教师,就应该先从表面含义剖析这句话的意义,然后从深层次方面分析作者记叙的原因。首先,“鹿”与“禄”为同音,“福”也是“伏”的谐音,而“古树”则意味着“长生不老”,这样的字面意思一解释,学生就会明白这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冀,表示鲁迅先生渴望突破封建迷信的束缚,渴望自由,渴望新社会的降临。这样一来,教师不仅解答了学生的疑问,也将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主题意蕴和盘拖出,学生也明白了提问对于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所以,对于学生的一切提问或者质疑,教师都不能以“忽视”的态度搪塞带过,而是要给予学生的积极性一定的鼓励,让他们日后能够先进行认真的自主思考,待实在解决不了后再询问教师,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会得以锻炼。

3激发学生的想象与求异思维,灌输创新知识

创新能力提高的着力点就在于是否拥有创造性的思维,这是初中生必须要明白的一个道理。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不能盲目地强制学生去思考问题的突破口,而是要提供一定的契机,让他们有机会展开积极的想象与联想,同时也为求异思维的进步开辟崭新的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尤其是在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这种高难度训练时,更要多下功夫,循序渐进地积淀文化素养。

比如,教师要求学生以“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时,首先不要限定文章的文体,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发挥。其次,也不要限制写作的对象,因为声音的抽象、无形的,而每一位学生对声音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学生第一个联想到的是人的说话声,有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大自然中的动物的鸣叫声,更有甚者会将其抽象化,描写花开的声音。以上种种都是学生的个性体现,教师不应该抹杀这份奇特,而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围绕自己的想法做出表达。只有思维能力变得更加完善,作文的层次才会随之增加,继而提高初中生的文化素养。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时代正是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的最佳时期,这项工作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职责所在。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切忌以“提高成绩”的肤浅目标限制学生灵动思维的提升,而是要用新时代的创新思想去思考如何创造崭新的课堂体系,只要教师有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为学生开拓一个宽阔的创新思维领域就不会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