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2017-10-20贾凤生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贾凤生

摘要:近年来,伴随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逐渐深入和完善,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出现很多改变,最终把实效当作科学教学的重要基础,把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当作主要教学目的,并且建立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本文以《电和磁》为例,旨在对建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方法进行探究,希望可以给实际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电和磁》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279-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curriculum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gradually deepening and improving, scientific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has undergone many changes, and finally the actual effect is regarded a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scientific teaching,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children is regarded as the main teaching purpose, and the effective classroom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is established. Taking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science;Efficient classrooms;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前言: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承载了对儿童科学素质进行培养的重要使命。其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目,科学课程自身就换发很多活力,并不会受到以往教学理念禁锢。所以,针对儿童而言,科学课程是全新的,同时也具有无穷的魅力。所以,怎样建立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是所有教师需要认真研究以及关注的重要课题。

1 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尽管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得到教师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期间,不少教师依然处在绝对的主体地位。当儿童出现问题之时,教师便会批评儿童,只有儿童答案符合自身标准才算对。此种粗暴简单的教学方式会对儿童思想造成束缚,并且对儿童情感造成压抑,长此以往儿童便会失去学习信心。实际上,课堂不能变成教师的满堂灌以及一言堂,特别是针对科学学科,教师需要鼓励儿童大胆想象,并且大胆提出质疑,这样可以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自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以及探索之中,进而提高其学习效果。教学期间,科学教师可组织儿童进行一些实验操作,并且教师要加入其中,变成儿童的合伙人,为儿童提供一些帮助。例如,在讲授“电和磁”有关内容之时,教师可让儿童以小组形式探究通电电流和磁性大小间的关系,而且教师可在探究期间积极加入到各个小组之中,帮助儿童解决所遇的一些困难。这样一来,能够提高儿童学习及探究效率,并且促使教学效率进行提高。

2 融入科学史,提高课堂实效性

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自身能够变成发现者、探究者以及研究者,这种需要在儿童的精神世界当中非常强烈。为对儿童的这种需要进行激发,科学教师可以对儿童兴趣进行皮也拿过。站在儿童的心理学这一角度来看,兴趣是让儿童自主探究的一个重要动机,探究学习乃是一种强调儿童对知识进行自主获取的学习方式,此种教学形式需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其有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让教师具有的主导作用与儿童具有的主体作用一直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科学教师需站在动态教学过程这一角度进行思考,设置不同情境,促使儿童进行主动、全面发展。例如,在讲授“电和磁”有关内容之时,科学教师便可融入一些科学史,以此来引起儿童兴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如讲解奥斯特对电和磁间联系进行发现的实验,这样可以让儿童对奥斯特为了确定导线而进行的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加以了解,用科学史吸引儿童,同时结合“小磁针与通电导线”这一教学环节来让儿童帮助奥斯特思考以及探究加强通电导线的磁力的不同方法,进而让儿童对“电和磁”有关知识进行深刻认识。

3 优化实验材料,提高实验实效性

其實,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包含很多实验,例如上文提到的,科学教师在讲授“电和磁”有关内容之时,教师演示了奥斯特对电磁现象进行发现的实验,那么接下来就需要进行加大小磁针的偏转角度这个探究实验。在进行这个实验操作期间,尽管电路套件比较简单,分别有导线、电池、灯座、开关以及小灯泡构成,然而不同材料会对实验效度造成直接影响。如实验室拥有两类灯座,分别为螺旋式和卡扣式的灯座,但卡扣式的灯座很容易出现接触不良这种现象,这会对儿童实验效果造成干扰,进而对教学效果造成影响。但螺旋式的灯座不容易出现上述现象,所以科学教师需指导儿童选择螺旋式的灯座进行实验[1-2]。在选择开关之时,因为本课当中通电线圈以及通电导线多为短路实验,单刀式的开关不易让儿童控制电路通断,而且长时间进行短路实验也不符合安全教育,一些小组很容易在观察之后忘记切断电路,进而造成隐患。所以,科学教师指导儿童使用按压式的开关,让儿童按压开关便能对实验现象进行清除观察,这样能够提高实验的安全系数。此外,进行“电和磁”有关内容的讲授期间,选择导线最为重要。多数教师进行实验期间都使用普通的粗铜导线,因为导线比较粗,而且很软,探究怎样加大小磁针的偏转角度这一实验当中,儿童缠好的线圈极易发生松散,进而对实验效果造成影响。对于此,科学教师可指导儿童选择比较硬、单根的粗铜丝,这样便于儿童缠绕线圈,同时可以增大儿童的实验成功率,节约教学实践。而且,网线当中导线较细,缠绕几圈导线,便于儿童拿捏,同时也可将指南针平放到线圈之上,方便儿童进行实验操作。由此可见,科学教师通过优化实验材料,能够提高实验实效性,提升课堂效果。

综上可知,建立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需要教师进行辛苦付出,在实际教学期间,融入科学史,提高课堂实效性,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并且优化实验材料,提高实验实效性,让儿童感受成功,提升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才可建立高效的科学课堂,培养儿童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姚伍生.浅谈如何实现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6):37+39.

[2]白宇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97.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