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德育中的道德习惯养成
2017-10-20慕有洁
慕有洁
摘要:中学时期是品德素养培育的最佳时期,在此阶段,学校需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展开,根据素质改革需求,健全德育教育体系,重视初中生群体道德习惯养成,从而规范初中生行为品格,让其成为素质型人才。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学校德育中道德习惯养成实施路径展开分析。
关键词:中学;德育教育;道德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258-02
Abstract: the middle school period is the best period for moral quality cultivation. At this stage, the school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perfect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mor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quality reform,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moral habit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o as to regulate their behavior and character and make them become the plain talent.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habits in school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middle school;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Moral habits;To develop
前言:在德育領域,道德习惯占据重要组成,决定着个体的综合素质建设。在新时期的教育领域,德育教育成为重点教育模块,学校在组织办学、教学活动时,需要合理融入道德习惯培养教育,规范初中生行为品格,端正道德理念。
1 中学德育中道德习惯养成原则分析
1.1民主性。学校在围绕初中生组织德育教育活动时,应该遵循民主性规则,即在规范初中生道德习惯时,应该考虑初中生主体需求,根据初中生道德品质培养需求,构建民主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让初中生更加自主的参与道德习惯规范教育活动当中,保证教育效果更加有效。
1.2实践性。道德习惯的养成是在日积月累中养成的,学校在组织初中生道德习惯培养教育活动时,应该重视实践性活动组织与实施。将道德习惯培养落实到工作实处,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正确品德内涵,提高道德品质。
1.3情景性。学校在针对学生道德习惯培养组织教育活动时,应重视校园情境有效构建。根据初中生道德品质需求,构建良好的文化气氛,为学生提供直观性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深入体会道德文化内涵,提高学生道德品格。
1.4情感性。学校在道德习惯培养过程中,应该从学生情感角度,进行教育和引导。站在情和理的角度,展开道德品质思想教育,以及行为习惯培养。让学生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下,深入体会道德品质思想内涵。
2 中学德育中道德习惯养成路径探究
2.1建立柔性化规章体制。学校在组织德教育活动时,需要针对初中生道德习惯培养需求,建立柔性的规章体制。用具体的体制,约束班级学生进行行为规范与道德品质规范性教育。首先,学校需要树立良好校风、班风,将办学、教学宗旨清楚的渗透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够有效遵循校风、校纪,并以此为准则规范自身道德行为。其次,学校应该根据学生个人成长需求,构建针对性管理体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不同学生个体,实施不同程度的管理与教育,从而保障德育教育工作更加有效,学生道德习惯培养更加有效。同时,学校应该针对教师德育教育工作专业水平,制定完善性的考核体制,主要监督校内教师认真、负责展开德育教育,为规范学生道德习惯,提供良好的教育基础。
2.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公共生活。道德习惯需要在不断实践过程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为了进一步规范初中生道德习惯,应该根据初中生具体兴趣需求,进一步完善公共生活环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切实体会道德内涵,并形成良好的品格修养。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包括探望空巢老人、烈士陵园扫墓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效掌握孝顺内涵,树立良好的爱国意识。同时,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团体类的实践活动,比如说组织学生参与素质拓展训练,让学生通过完成众人翻墙等拓展训练活动,形成良好的素质品格,全面提高初中生团结配合能力,提高初中生品质修养。
2.3充分发挥学校日常仪式活动德育价值。学校为了做好初中生道德习惯规范培养与教育工作,应该重视德育教育渠道拓展,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环境,全面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因此,学校在组织日常礼仪活动时,应充分发掘活动素材中包含的德育价值,并在各类活动当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规范初中生道德习惯。首先,教师应该负责规范上课期间的礼仪,其中包括上课问好、回答问题期间的礼仪,师生沟通之间的礼仪,以及考试过程中的礼仪。其次,学校需要利用各项活动渗透德育教育,比如说在课间操、升旗仪式、 开学典礼等活动中合理渗透德育内涵,规范学生道德习惯。同时,学校可以利用重要的节日,比如说国庆、劳动等节日,组织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就如何规范某一方面的道德习惯进行讨论和交流,全方面、具体化地对学生道德品质进行规范性教育,从而提升学生情感共鸣,促使学生自觉规范道品行。
2.4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规范道德习惯。学校在规范初中生道德品行时,需要重视传统文化中德育内涵的有效发掘。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进一步规范初中生道德习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约束和规范自身道德表现,提升自身道德素质。首先,学校可以借助于传统文化,制定班级管理体制,构建良好班风学风。比如说,教师可以根据《弟子规》、《论语》等文化内涵,进行体制制定与执行,从而规范学生道德习惯。同时,教师可以在各个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实现初中生德育教育。
综上,加强初中生道德习惯培养,是素质教育改革基本要求。学校在组织办学活动时,需要积极贯彻素质理念,健全初中生道德习惯规范体制,优化初中生公共生活环境,在各项活动当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加强初中生品德习惯培养,从而保证初中生各项素质,更加符合素质型人才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 孟万金.具身德育:背景、内涵、创新——一论新时代具身德育[J]. 中国特殊教育. 2017.11
[2] 沈吟秋.关于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学理论. 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