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对策

2017-10-20余贵柳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

余贵柳

摘要:相比于城镇教育,农村教育情况引起人们的关注程度更高。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缺少父母的陪伴对农村儿童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是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我管理主要体现在留守儿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自己的行为已经情绪进行控制。要想尽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就应该对培养其自我管理意识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就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对策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自我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212-01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urban education, rural education situation aroused people's concern degree is higher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family environment has certain particularity, lack of parents' company had a certain influence on rural children's psychology On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to provide appropriate education is to promot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growth Self-management is mainly manifested on left-behind children from their own perspective, to control their behavior have emotions If you want to try to provide more high quality education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should be to cultivate the self management consciousness to give enough attention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series of analysis on the self-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Key words:rural areas;Left-behind children;Self-management game

1 从人生态度的方面对留守儿童提供教育

1.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交流机会。从留守儿童成因的角度来看,父母角色的缺失是导致其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或者不当言行的重要因素。所以,发挥教师在这个方面的替代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以教师的爱与照顾在一定的程度上代替父母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即关系较为稳定以及关系比较持久。首先,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交流。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不可预计[1]。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后主动与学生沟通,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爱和关心,使学生将教师当成自己朋友,愿意打开心扉与教师交流。使学生明白遇到困难时可以向教师求助。其次,教师应该以客观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生其思想以及行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档案,从而对学生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最后,教师应该与学生的监护人保持联系,从而从生活环境的角度对学生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2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农村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排解一部分孤独感。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以及自信心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帮助其对合作意识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得到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首先,积极开展集体活动。教师可以多为学生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班会、课外实践活动等,在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逐渐形成集体意识。其次,从学校的角度开展集体活动。与班级活动相比,学校活动的范围更广,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开阔的展示空间。学校的管理者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运动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2 帮助和指导留守儿童制定自我发展目标

2.1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意识。 留守儿童的年龄较小,是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阶段。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从客观的角度对自己形成清楚的认知。主要是使学生能以正确的观念了解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意识寻找弥补方法[2]。首先,将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德育教育平台。不同的学科的任课教师应该充分寻找本学科与德育教育之间的结合点,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与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交流得到多元化的评价,并将其作为自我调整的主要依据。最后,教師可以通过互相交流以及引导学生记录学习心得等方式实现对自己的清楚认知。

2.2帮助和指导儿童设定发展目标。留守儿童对自我未来发展的规划并不是很清晰,目标设定的意识也比较薄弱。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帮助和指导儿童设定自身的发展目标,从而为其学习和生活提供努力的方向。首先,从长远性的角度制定目标。这个方面主要指的是理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实际需要,在保证可行性和合理性的前提下确定自己的理想。其次,从短期的角度制定目标。教师可以参与到近期目标设定当中,根据不同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等方面为其设定具有层次性的近期目标。并为促进学生实现目标提供建议。

3 提高留守儿童适应社会以及环境的能力

3.1提高社会环境的开放性。 适应社会的能力是留守儿童实现自我管理的重要方面。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其所能接触到的环境主要是学校与家庭所在村落以及社会大环境。由于农村教育存在的落后性,使得学生的眼界被限制。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拓展眼界,从更加广阔的层面认识社会。首先,培养留守儿童的好奇心和对世界的渴望。其次,教师可以与一些社会机构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3.2培养留守儿童的判断能力。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通过模仿逐渐形成自我认知体系。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培养留守儿童的判断能力,从而促进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首先,引入一些实例帮助学生从正确的角度认识社会中的事物。

综上所述,在缺失父母照顾的情况下,学校的文化课教育以及教师的引导对留守儿童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培养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参与者,其教育态度以及教育方法具有关键性意义。因此,农村教师可以通过从人生态度的方面对留守儿童提供教育,帮助和指导留守儿童制定自我发展目标以及提高留守儿童适应社会以及环境的能力的方式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被本文对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对策展开的一系列分析,希望能为促进我国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安秀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现代交际,2017(03):139-141.

[2]曹云鹤,张雪.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1):210-212.

[3]孙江涛.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意识的主要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14(14):11-13.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