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文言文复习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2017-10-20杨小湄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策略探析高考

杨小湄

摘要:高考是人这一生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深受学生、家长、教师的关注,语文学科在其中占据非常重大的比例,其复习效果的好坏与否将对学生的最终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文言文阅读作为语文考试中的一部分,对其的复习策略、路径加以分析、探讨也是尤为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209-01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is the very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my life, by parents of students teachers' attention, Chinese subject in which occupy very great proportion, the stand or fall of its review effect or not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student's final grade, and part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as a language examination, review of its policy path analysis discussion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study the topic of, want to play out the reference value of related work

Key words: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Review of classical Chinese;Strategy analysis

前言: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高考中占据着较高的地位,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语言能力的考量。至此,在复习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文言文阅读加以重视,使其攻破这一学习难关,获取到理想中的优异成绩。由此可见,在现阶段,对其的复习策略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 文言文阅读的考试要求

在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是一道必考题,主要有主观题、客观题两种题型,分值设定为19分[1]。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主要包括了:实词考察、文言断句、信息筛选、句子翻译、内容概括等。近几年来,高考所选取的文言文片段主要有人物传记、游记、议论文等文体,传记类的文章阅读难度相对较低,属于较为浅显的文言文,可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考取理想中的满意成绩。

2 高考文言文复习的策略研究

2.1文史知识的复习。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创编者的选文可以称之为包罗万象、文质兼美、横跨古今,从孔子到孙中山、从语录体再到纪传体,从诸子散文至游记散文等,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优质的素材。

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的素材选择大多都是史传型课文,如《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等,这是在文言文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至此,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就应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结合高考形势,帶领学生复习这些文言文的史书体例、作家作品、文化知识(礼俗、历法、古代官职)等,要求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认真、仔细的阅读课本,以为高考考试提供更多的参考。

2.2虚实词的复习。首先,虚词复习[2]。在文言文阅读中,虚词虽然比较少,但其的使用频率却非常高,具有着用法活、变化大的特点,需要在复习中引导学生反复性的练习、记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其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其义,对文言文的理解提供帮助。

例如,1.对字典义加以记忆。比如,文言文中的“与”字,字典就做出了诸多的解释,如:授予、结交、对付、参加、赞许、语气词(个人认为更应列举“与”做虚词的用法)等,这些都会给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提供参考;2.对字典中的解释进行分类。比如,“以”这个字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这些解释划分成动词、连词、介词三类,便于记忆,在理解中运用;3.用法与意义相结合。先考虑该字在句子中的位置,观察是语气词、连词或动词,并逐渐的缩小范围,对其的意思、意义加以推断;4.看字的前后搭配。比如“之”这个字,最常见的就是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的用法,假如字放在名词前面多为动词、而放在动词后则作宾语,用在名词间则作助词等,将字放在不同的位置,意思和作用也是不同的;5.虚词间的相同用法。比如,“乎”这个字在文言文中与“于”字相同,所以其的意义、用法也是相同的;6.注意实词、虚词词义间的交叉,比如“犹”、“若”、“之”、“予”等;7.注重虚词格式。比如“如...何”;“无乃...乎”等等。

其次,实词复习。考纲规定的实词120个,传统的复习式是依次梳理每个词的词义系统个人认为,不一定要将实词的每一个词义都一一列举出来,以免带给学生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

例如,对于看见的“见”,只需要让学生懂得有“被动”的意思,以及将该字放置在动词之前,就表示对自己怎样,相当于副词词性“我”即可,这样便于学生总结、归纳、理解,使学生对于实词的复习更加清晰、明了,使复习效率大大提升。

2.3特殊句式的复习。在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复习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对特殊句式的识别;第二,是对特殊句式的区别;第三,是对特殊句式的翻译。

在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对特殊句式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其将关乎到学生是否能理解全文大义,使后续的答题得以有效地开展下去。在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主要包括:省略句、主谓倒装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等;另外,教师也应告诉学生如何来判断出句式类型,如依据“本”、“皆”、“乃”、“则”等,“唯...是”是宾语前置;“受...于”则是被动句;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让学生根据句子结构和现代文间的差异来进行判断,如现今都是状语在谓语前,假如介词在动词后,可以判断其是结构后置句,而否定语、疑问句放在了动词之前,则为前置句,以此方法对各种特殊句式加以一一辨别。

2.4词句翻译的复习。在文言文复习中,教师也应着重的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翻译能力,以此来让学生进行词句翻译,使其对文章理解的更加透彻,在做题时收放自如、游刃有余[3]。

例如,在复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一些文言文的片段,让学生进行独立性的翻译,在这之后,教师再讲解方法,为学生指出翻译中的关键、要点、得分点等,使学生逐渐的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使其的文言文阅读得以顺利、持续地开展下去。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文言文复习提出了一些浅薄之见,还略有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在后续实践中得到逐渐的完善,将借鉴、参考效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胡兆玮,靳瑞芳.高考文言文实词的归纳与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7(12):48-49.

猜你喜欢

策略探析高考
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政策解析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策略探析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探析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