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活情境的应用

2017-10-20高丽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道德与法治初中

高丽

摘要:在新課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针对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160-02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tinuous progress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som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eaching concepts and teaching methods.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s a very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The application of life situation in moral and legal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n how to apply the life situ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Life situation

前言: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何在教学中对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是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为学生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 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生活情境

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在这个阶段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1]。在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和学生简单的打招呼就开始新课程的讲解。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视程度。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够突破思维的局限,提升学习的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带入环节可以使用生活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上。比如,“爱在家人间”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增进学生对父母的了解和理解,学会体贴父母和关心父母。在这一课的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与父母的合影,并且讲一讲拍这些照片时发生了哪些温馨的故事。这样的课堂导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也容易激发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学生的注意力会被有效的吸引到课堂之上,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很理想。

2 巧用表演创设生活化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没有很强的自制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其他新鲜事物的影响而出现走神的情况。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和争强好胜的心理[2]。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表演生活化的情境剧,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很多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生活化的实例有利于使学生得到一定的启示。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编造与学生的生活比较切近的情境剧,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学习“让友谊之树常青”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编一个情景剧,将学生在初中阶段交朋友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展现出来。在学生完成表演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有什么样的收获,并且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样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很接近,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对友谊有了全新的认知,和自己有矛盾的朋友又重新建立的友谊。

3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光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不但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对学生的社会化起到促进作用[3]。比如在学习“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途径去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如果一个人在超市买了假酒,在这个人知道自己买了假酒以后,就到这家超市买了更多的假酒,并且向超市索要大量的赔偿,超市却表示是被这个人骗了,双方为此事打起了官司。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模拟一个法庭,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商家以及消费者。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内容会有更深的理解,自我权益的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4 让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事热点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加强对时事热点问题的关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法治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将学生培养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十九大的内容融入进去,使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做任何事情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会理解的更加深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提高。

结论: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教学这门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从而更好的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杨伦峰.才智. 2017(31)

[2]劳婷婷.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4):130-131.

[3]邱霖昌.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35-36.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