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2017-10-20何天权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何天权

摘要: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当前,大至社会经济,小至人类日常的生产生活,生物学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高中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作为科学领域的学习课程之一,其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积累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学科素养。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核心即发展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158-02

Abstract: biology is a fundamental subject in natural science. At present, biology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s of social economy and daily production and life.As one of the learning courses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the biology course in the education stage of high school not only ai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accumulate certain basic biological knowledge, but also to form the corresponding discipline accomplishmen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requirements for talent cultivation are constantly improved, which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Its core is to develop students' biological core quality.

Key words:high school biology;Core literacy;Teaching and research

隨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为各个学科指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改革方向,推动了当前教育现状的改观。在2017年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高中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高中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作为科学领域的学习课程之一,其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积累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更承载着育人、立德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为此,本文将以浙科版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为例,针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现状,结合实践,探究发展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为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1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现状

在2017年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对“生物学素养”的定义为:“学生后天学习获得的终身受益成果,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

据有关学者研究调查,就当前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来看,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但大部分没有形成系统的生物科学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思维的就更少了。高中生物教师们大多数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并不会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是在知识目标的主导下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可见许多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还比较落后,是阻碍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一大阻碍。

2 高中生物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贯彻生物核心素养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最基本途径。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结合自身对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的理解,就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提出以下几点实践与思考。

2.1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生命观念”是主要指对能够认识生命的基本观念。其意在要求学生可以较好地解释在生物学概念基础上形成的生命观念,利用其探究生命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进行生命观念的培养,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正确的生命观引导,引导学生理解生命世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而不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生命结构、生命过程。

2.2理性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理性思维”是指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它要求学生能够在生物概念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探讨和认识生命现象乃至议题。

理性思维最主要的特征在于系统性。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开动脑筋,重点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系统性。

2.3科学探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生物学科的科学研究素养指能够通过实践发现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或现象。它要求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品质,大胆创新。

所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主要途径即探究型实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生物学科性质,以实验为载体对学生实施评价。例如,在教学有关“酶的专一性特征和影响因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操作。在考虑是否需要清水对照组时,教师可以给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进行结果对照,最终得出需要的结论。

2.4社会责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社会责任意识则要求学生能够具备积极地社会事务参与热情以及社会责任感。这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运用知识走向社会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穿插与社会生活相关的问题,适时地进行拓展性讨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在教学“细胞衰老和凋亡”这一章节时,教师便可抓住其与个体生命的共同点,即人的生命也是一个日渐衰亡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到当前社会中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的现状,让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老龄化对社会的危害、如何缓解社会老龄化危机等。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点评,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升华。

3 小结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完善,顺应了现今社会对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当下素质教育的一大亮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地转变观念,挣脱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桎梏,在教授基本的生物知识基础上,也要关注学生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如何将生物核心素养贯彻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仍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