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策略

2017-10-20何鑫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何鑫

摘要:本文从创设教学情境、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扩展教学内容、动态评价教学活动几个方面重点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通过本文研究为小学语文一线教师提供借鉴参考,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156-01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creating teaching situation, constructing revers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ptimizing and expand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dynamically evaluating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Chinese front-line teachers and realiz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imary school.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primary school language;classroom teaching

前言: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教学手段,凭借实时高效、动态多元的优势深受广大师生的认同与青睐,将其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对此,本文对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策略为题予以重点探讨。

1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思维能力较弱,无法有效将教材中的抽象文字转换为具体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引导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结合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并通过音频文件的播放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攻克教学难点与重点,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西沙群岛的视频资料,包括海底类型多样的鱼类、奇形怪状的珊瑚、一望无湛蓝的海水等,将教材中关于景色描写的抽象文字转换为具体动态的视频图片,并为学生播放海水的声音,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使得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而主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脑海中的想象好画面与直观动态视频印象相结合,于无形之中完成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2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程精神为引领,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角色,成为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与驱动者,根据学生成长的认知规律,结合语文教材内容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彰显学生主体性,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以《桂林山水》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于课前制作教学视频,将桂林山水的美图、作者写作背景等图片融入其中,使得学生直观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由来,在初读文章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作者对桂林山水景物的挟制描写。而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在为学生播放教学视频的基础之上,教師还需要设计“漓江的水有何特点?”、“文中哪些词语描写桂林的山的特点?”等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对文本中的词句进行重点分析。通过这样方式可以达到启发学生情感的目的,使得学生更加全面接受知识。

3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拓展语文教学内容

小学是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更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认知视野延伸的基础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小学语文教材为蓝本,吃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但是还需要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立足于语文教材的基础之上运用信息技术高效整合教学资源,适当性地拓展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夯实学生语文基础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效率。

例如,在《中华少年》这一诗歌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在为学生讲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之上,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与祖国发展有关的教学资料,如“港珠澳大桥”、“IGBT芯片”等,加深学生对祖国的了解,拓展学生认知视野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得学生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

4 运用信息技术,动态评价语文教学活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牢牢抓住当前“互联网+教育”的课程改革契机,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活动进行动态化科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情况,并通过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调整语文课堂教学方案,为后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微信软件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分析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如哪个类型的题目学生出错率最高,哪个类型的题目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等,还可以运用微信软件通过朗读录音的形式检测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如,教师可以组建语文学习微信群,在其中布置学习任务,安排学习事项等,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在微信群中提出,由教师解答,或者通过群内学生讨论的方式加以解决,通过这样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而教师则以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将共性问题加以集中讲解,进一步巩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果。

总结: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制定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深入融合的课堂教学方案,于课堂中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效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并以动态化的形式科学评价语文教学活动,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光添彩,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雨迪,葛晓.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J].中华少年,2017(29):117.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